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视神经脊髓炎 > 临床表现

因服药不当,帕金森老人突然面部僵硬似蜡像

60多岁的陈叔(化名)

1年前发现自己的四肢常常不自在地颤抖

每次都是定时到点就开始

定时就结束,像身体被按上了开关一样

后来在番禺院区神经内科入院

被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情况得到控制

但是近段时间

陈叔会时不时像喝醉酒的人似的

到处乱碰乱窜

更可怕的是

他的脸还会像蜡像一样

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

甚至身体向前弯曲

连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

家人将陈叔送至番禺院区神经内科,科室主任董亚贤接诊后,经过详细的问诊检查,终于找出病因,发现原来陈叔有一段时间没有按时按量服药,导致“异动症”的发生。

董亚贤主任重新调整了药的计量,陈叔按时吃了一段时间,逐渐好转。出院那天,陈叔已经能撑着拐杖缓慢步行了,他不停朝护士站的护士们微笑挥手道别,脸上的表情很自然,眼里充满了谢意。

帕金森异动症是什么?

异动症又称运动障碍(dyskinesia),表现为头面部、四肢或躯干的不自主舞蹈样或肌张力障碍样动作。临床上常见的异动症分为三个类型:

1

剂峰异动症

(peak-dosedyskinesia)

出现在血药浓度高峰期(用药1—2小时),患者每次药劲一上来,身体就不那样硬了,动作也快了,抖也轻了,但身体会不自主的晃动,控制不住。可通过减少每次左旋多巴剂量,或加用DR激动剂或金刚烷胺治疗。

2

双相异动症

(biphasicdyskinesia)

在剂量的开始和剂末出现,患者每次在药起效和快要失效时都会出现身体的不自主晃动。控制较困难,可加用长半衰期DR激动剂或COMT抑制剂,或微泵持续输注左旋多巴甲酯、乙酯或DR激动剂。

3

肌张力障碍

(off-peroiddystonia)

多发生于血药浓度最低时的凌晨、清晨服药前,以足或小腿痛性肌痉挛为主要表现,患者经常早上一起来就感觉脚抠着地,放松不下来,有时还感觉疼。可根据其发生在剂末或剂峰而对相应的左旋多巴制剂剂量进行相应的增减。

帕金森综合征有显著的三大症状

1

运动障碍

包括运动不能(随意运动启动困难)、减少(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部分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语言困难,声音变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即“冻结发作”。

2

震颤

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涉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指患者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

3

强直

即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即“慌张步态”。

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左旋多巴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

??美多芭:是左旋多巴mg和苄丝胼50mg或左旋多巴mg和苄丝胼25mg的混合剂,国内多用。有普通型和缓释型两种,不但可以减少服药次数而且也较稳定。

??息宁:左旋多巴mg,卡比多巴50mg,与美多芭的功效相似,也有普通型和缓释型两种,国外较多用。

虽然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重大突破,但长期(一般3-5年)应用时,可出现“长期左旋多巴综合征”。主要表现为:

“剂末现象”,即每一剂药物的疗效。在服下一剂前出现症状加重,它与服药周期有关,是可预知的。

“开-关现象”,症状加重与缓解的波动,与服药时间无关,不能预知。

不自主的异动症,发生在血浆多巴胺水平最高峰时,或整个药物有效期持续存在。

晨僵、僵住等。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帕金森用药原则

1.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尽量用较小剂量取得满意疗效。

2.治疗方案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类型和程度就业情况、药物价格和经济承受能力等选择药物。

3.不盲目加用药物,不宜突然停药,需终生服用。

4.PD药物治疗复杂,与复方多巴合用可增强疗效减轻症状波动降低复方多巴剂量,适当选择联合用药。

帕金森患者出院后要谨记

1.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注意防跌倒,尽量留陪人看护。

2.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过劳、过累,可以做些力能所及的事,如散步、读书、看报、穿衣等。

3.保持良好的情绪,放松心情,避免过度锻炼紧张、焦虑。

4.按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加减药物,如有不适时要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5.定期复诊,出现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肢体震颤加重、言语不能、不能进食、躯体强硬等,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kfbq.com/jbbx/10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