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视神经脊髓炎 > 临床表现

庆祝建党周年文创专栏看见幸福

★向党说说心里话★

看见幸福

--板桥河村脱贫攻坚侧记

岳宗胜

群峰环抱,山路弯弯。走进板桥,“百年板桥”四个招牌大字迎风招展。广场上,一群大爷大妈正踏着舞曲的节拍笨拙地扭动着身子,嘻嘻哈哈,兴致勃勃。河对岸,茶树修剪镶嵌而成的“笑脸”时时问候着“早安下谷”。一字儿排开的土家民居古朴典雅,街面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祥和安定。极目远眺,方块的田,翠绿的树,静谧的山,在暖阳下相映成趣。

作为“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采访专班的一员,我一清早来到板桥河村。眼前的一切,就是传说中的“百年板桥”吗?

记忆里,板桥是一个“穷得叮当响”“多见树木,少见人烟”的地方。平均海拔米,山坡陡峭,气候严寒,老话形容它:干的滚了,稀的流了。境内十多条河沟肆意地横割竖切着成块连片的山地,沟壑纵横,人们为了通行,只有在河沟上搭几根横木,铺上木板做桥,这就是“板桥”的来历。这里与四川接壤,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匪流寇经常出没的地方。嘉庆年间的白莲教;民国时期的“反一二七军”和反“棒老二”;解放前夕,土匪头子宋大香盘踞于此。“烤的疙瘩火,吃的洋芋果,瓦老壳草鞋棕包脚,剁壁子油亮子滚草窝。”是那时候当地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今昔对比,是什么力量使板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带着这个疑问,在村支书的陪同下,我们深入了农户。

就吃炕洋芋

我们来到向长青家,没想到铁将军把门。村支书拨通了电话,原来他们赶早在老家地里挖独活。我说不耽误他们,走第二家吧,但他们一听说采访扶贫的事,再忙也要赶回来。

在等他们回家的时间里,村支书介绍了他们家的情况:两口子都快60岁了,原来住在牛家垭老林边上,离主线公路有6里多的小路。向长青肝硬化,妻子长年哮喘。

向长青不善言谈,但说起这几年的变化,他一个劲地感谢各级领导,说是他们帮忙协调马胡歼建房的土地并办理了相关手续,新房子才顺利开工,要不然,现在还在老屋里受罪。一想起那些年的日子就难过: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冬天在火垅边烤火,前面烤糊哒,后面冻木哒;女儿好不容易谈了个朋友,到家里一看,再也不来了。房子建好后,政府出钱把外墙装饰得漂漂亮亮的,根据相关政策,还补贴了近6万元。

他妻子在一旁补充道:“我们拿着这些钱,把屋里装好了,买了床,开了6个标准间。没想到,刚搞好,就来了一车武汉客人,要在我们这吃住。我正炕了一大锅洋芋准备吃中饭。他们要我做饭,我就铲起来腾锅给他们做。他们看见炕得金黄色的洋芋,觉得稀奇,一尝,连声说:好吃,好吃。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是炕洋芋。他们对我说,‘不做别的了,就吃炕洋芋’”。

“你收了好多钱呢?”我问道。

“收么里钱,自家的东西,他们随便把点。没想到,从那以后,来吃饭的、住宿的、度假的一车又一车,我们一天到晚忙不赢,炕洋芋成了招牌菜。”

村支书补充道:“他们都是实在人,饭菜干净,分量足,价格实惠,与坪阡古镇相距不到2公里,生意好得很。”

我站起来仔细看了一下挂在墙上明码标价的菜谱,对比坪阡古镇的餐馆价格,确实便宜了20%。

“没想过提高价格一次多赚点吗?”

她打了一个哈哈,笑着说:“你以为旅游的都是傻子啊!农家菜大多是自产的,猪是我自己喂的,洋芋是自己种的,如果在老屋,一文不值。少赚点,多做点,薄利多销不是一样吗?”

“你不觉得累吗?”

“想过好日子,好吃懒做是换不来的。”她说着,顺手一指。“你看,公路沿线像我这样的农家乐一共有32家,哪家不是在勤扒苦挣?现在政策这么好,挣一个,捅(装进衣袋的意思)一个,哪个都想累哟!前不久,罗书记到家里来,鼓励我们好些搞,争取评上示范户。”

怕我不明白,村支书解释道:“罗书记就是林区党委副书记罗栋梁,他多次和林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牟波深入下谷就扶贫工作调研,对马胡歼沿线农家乐产业非常看好,要求提升服务档次,打造特色民宿,争取申报上‘十百千’项目,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宽阔的"大下线"如一根蜿蜒在山间的乐谱线,一家家雕梁画柱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像线谱上跳跃的音符。“芳清阁”“生态农庄”“娴逸酒店”……一个个优雅中含有农家特色的招牌醒目耀眼,仿佛一条金光大道。

据村支书介绍,向长青这样的农家乐一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他们天不亮就到坡里忙,喂猪养鸡养羊,种药材。屋前屋后的田一直没歇过。

边和我们谈话,他们一边手不停脚不住。向长青掰着独活兜上的土,他妻子剥着大蒜。我们不好意思再耽误他们,准备起身离开。这时,他妻子的电话响起,是订中午餐的。

草根值了钱

吴明雄是这几年靠政府扶持和自己努力发展起来的药材种植大户。

前些年,他老家失火,一家人在闹水河边上搭了一个窝脚棚子。年,他父亲脊髓炎,缺钱,医院,导致下肢瘫痪,卧床不起。他在外打工好不容易找了个老婆带回来,连单独的房间都没有。为了给他腾地方,他弟弟只好外出,后来入赘到湖南安了家。

他从小就喜欢种些花花草草,长大了在屋前屋后种了不少当地的药材。年,扶贫单位扶持建档立卡户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种苗、肥料,他签了10亩种植合同,当年收入3万元。尝到甜头后,他一年比一年发展快,现在已经发展到70亩。药材多了,晾晒成了问题,扶贫单位又扶持资金20万,给他修建了电炕房。为了规范管理,年,他成立了神农架野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面积达到亩。发展全村药材种植面积亩,每户增收0元,没想到,草根根值了钱。

村支书一边介绍,一边往他家走去。

他正忙着收地里的独活,十多个人分成了几班,在地里挖,往屋里运,摘干净了往炕房里送,忙得热火朝天。

看到我们,他连忙停下手中的活,握着村支书的手:“感谢书记春上及时为我送肥料,不然没得这么好的收成。”

村支书说:“那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送来的,他们考虑到疫情期间有机肥料不能及时到位,怕影响你们的种植,派专车送来的。”

“这么多人,是帮工还是小工?”我不失时机地问道。

“现在正是家家户户抢收药材的季节,哪个有时间帮工哟!都是请的小工,元一天。”

我一咋舌,“这么贵,怎么不请外面的?他们一天顶多元。”

听到我们的议论,刚好送药材回去的一位老者搭腔道:“雄娃子是个讲良心的娃娃,他这几年挣到了钱,没忘记我们跟前的穷人子,带领我们一起种药材,坡里一有事,就喊我们做。一年下来,我们可以多挣几千块。”

我问他一年的收入怎么样。

村支书连忙插话道:“现在他一年的收入少说十几万。除了种药材,还养了多只羊子,一个暑期,在九湖烤羊子至少挣个5万元。还有十多桶蜜蜂。”

我说你忙得过来吗?

他呵呵一笑,“忙不过来,就拼命地忙呗!”

我问他父亲的病怎样了,他说这几年到处求医,花了几万块,加上自己的努力锻炼,现在勉强拄拐杖可以下地了。这几天,守在炕房帮忙炕药。

我看见他现在住的是崭新的两层楼房。问他以前的窝脚棚子呢?

“早拆了,这是才盖起的新房子。去年,一个收药材的老板出一百万,想买我这个地方,我没卖。过两年,我攒点钱了,建一个休闲避暑山庄,到时帮我介绍介绍生意。”

我环顾了一下周围,这个地方确实是块宝地,依山傍水,清净优雅。

我要自己建房子

没来村里之前,我在下谷乡扶贫办查阅了一些资料,沈寿立家是我想去看看的。他43岁,父母都是智障,母亲不会说话。他本人没上过学,16岁出门打工,走过大半个中国,干过各种各样的苦力活。后来在四川阿坝州结识了一名女子,结婚后生有一子。年,一家人回到吊洞湾台子上的老屋里,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和进出全靠肩挑背驮的苦日子,那名女子丢下孩子离开了。年,沈寿立在山西挖煤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当时她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同是苦命人,他们走到了一起。后因孩子要上学,只好回到老家,在下谷街上租了一间不足20平米的房子,6口人挤在一起。年确定为建档立卡户,年脱贫摘帽。

我征求村支书的意见,他一看时间,说:“马上去,他们平时很忙,只有中午吃饭在家。”

说明来意,沈寿立爽快地讲起了这几年的经历:年8月,他拿到牛家垭特困户易地搬迁平米安置房的钥匙。打开新房的那一刻,他喜极而泣,活了近40岁,还是第一次拥有这样的小洋房,房屋布局合理,宽敞明亮,窗明几净。不仅结束了他拖儿带母居无定所的历史,更让他感动的是政府把智障父母安排在一墙之隔的房子里,便于照顾。

村支书介绍,像这样的安置房还有吊洞湾、石门洞两处,共安置19户68人。

我问他的收入。

他掰着指头算:屋后5亩药材,每年政府奖补0元,每亩药材可以卖0元。年喂了5头猪,年在扶贫帮扶单位领养了8头猪,至少3万元。每年出售多只土鸡。养了10桶蜂子。两人扫公路每月可以挣元。总共差不多10万元。

沈寿立的左脚踝曾经在工地上粉碎性骨折过,到现在还使不得重力,但他一刻也闲不住。他说,政策这么好,就是要争气使力干。他还说:“等娃娃毕业了,我要自己建房子,移民安置房是安置没得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我们有手有脚,不能一直占用。”

媳妇子回来了

“在扶贫工作中,你们就没遇到思想工作难做的吗?”我问道。村支书一笑:“多啊,比如赵港,岁数40大点,父亲患风湿性关节炎,长期吃药,不能负重。他年结婚,女儿一岁多了还不能说话,四肢无力,到医院一检查,确诊为脑瘫。他到处借钱给女儿医治,但效果不好。赵港那时候在板桥梁子上卖菜,生意开始还可以,后来经常打牌赌博酗酒,店子搞垮了,妻子也跑了。”

歇了一会儿,村支书接着说:“我们入户调查,他家的房子墙体裂缝11处,最宽处可以伸进拳头。村两委和扶贫工作组先后登门5次,光我就给他打了13次电话,希望他振作起来,把房子改造一下,日子过好点。但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欠别人一屁股搭肋巴骨的账,媳妇子也没得哒,哪有心思起屋(方言:建房子的意思)。”

我急迫地问道:“他是怎么脱贫的,现在怎么样呢?”

村支书神秘一笑,说:“我们还是到他家里,让他自己说吧。”

一段支线公路尽头,矗立着一栋两层带顶的砖房,墙面雪白,窗户明亮,二层的阳台围着金黄色的栏杆,显得气派。隔多远,就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堂屋里,虽然家具不多,但收拾得干干净净,显得井然有序。赵港的父亲抱着孙女在看电视。厨房里,赵港的妻子正在炒菜。

赵港背了一大背篓独活回来了,看见我们,笑呵呵地说:“你们真是稀客啊!”

他妻子听到外面说话,从厨房里跑出来,连忙拿椅子倒茶。

我望了一眼村支书,意思在问,赵港的妻子不是跑了吗?

村支书说:“你把建房脱贫的事讲讲。”

赵港卸掉了背篓,坐到我边上。

“唉,莫说起,还真感谢领导们不计较我,一次又一次的帮助我。那时候女儿得了病,欠了别人不少钱,我心想,在哪里能挣到钱来还账呢?那段时间刚好梁子上有赌博的,我想如果一把搞赢了钱不就有了吗。也是鬼迷心窍,就去赌,结果赌一次输一次,越输越想翻本,越想翻本心里越急。加上媳妇子晓得了又找我闹,心里更加烦,就开始喝酒,喝醉了骂她滚。后来,她看到我这个样子,说又说不听,干脆跑到外面去了,我就更加自暴自弃了。”

“又是什么让你改变的呢?”我追问道。

“村里组织的扶贫励志大会就搞了10多次,乡里、村里、扶贫工作组的领导多次到我家里做工作,我脑壳又不是榆木疙瘩,也懂得大家的一片好心,看到村里家家户户都脱了贫,条件变好了,我还不是羡慕嘛!以前只是觉得生活没希望,女儿治不好,媳妇子又跑哒,这辈子就这样混一混算了。那次,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刘局长,从村委会走了6里多小路到我家,满头大汗,帮我分析现状,寻找脱贫的路子,并承诺只要改变,就去做媳妇子的工作,说不定年底就回来了。我听了信心就起来了,用经营蔬菜的许可证贷了15万贴息,开始种药材,种魔芋,卖了钱买材料,我自己打砖做小工,乡里、扶贫单位一共扶持了近6万元,我就把房子建起来了。刘局长说到做到,他不仅联系到了我媳妇子,还请学校的老师上门来教女儿。我把新房子的照片和老师教女儿的画面发给我媳妇子时,她泪流满面。年底,我媳妇子真的回来了!现在,村里帮我找了一份生态护林员的工作,我自己种了5亩药材,5亩魔芋,媳妇子养了5头猪。来年,再辛苦点,把面积扩大点,日子过好了,再生个二胎。”说完,笑眯眯地瞄着他妻子。

他妻子站在我左边,脸一红,补了一句:“那要看你的表现啦!”

我顺便问了一句:“你怎么又想到回来呢?”

“自己生的娃,怎么放心的下?只要他变勤快了,还不是个好男人。”她有点腼腆地说

后记

走在回村的路上,我收获满满。虽然是初冬,但一点寒意都没感觉到。山坡上,松柏苍翠;田地里,嫩绿的麦苗欲填补收割的空白;菜园里的蔬菜长势正旺。

阿基米德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我在想,因自然条件的制约或突发的灾难导致贫穷,而撬起富裕的支点是不是扶贫?扶贫的目的是简单的政府输血,还是老百姓思想的转变后付诸于实际行动实现长期造血呢?此刻我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在脱贫攻坚采访路上,我看见幸福。

岳宗胜,男,土家族,中共党员,48岁,湖北省作协会员,神农架林区作协会员,现为下谷坪民族学校教师。曾获“神农架林区名师”“湖北省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作者简介

编辑:刘栗豪审核:龚御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kfbq.com/jbbx/11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