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蛋白相关样蛋白2抗体阳性相关的脊髓神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voltage-gatedpotassiumchannel,VGKC)抗体主要包括接触蛋白相关样蛋白2(contactin-associatedprotein2,Caspr2)和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gliomainactivatedprotein1,LGl1)抗体,在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均有表达。近几年,该类抗体阳性相关的疾病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医师所认识,但诊断仍困难,在临床实践中容易被误诊。我们报道1例Caspr2抗体阳性相关的脊髓神经根病变患者,供临床参考。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0岁,主因“双下肢麻痛、无力20d,加重伴双手远端麻木1d”于年9月29日收入医院。年9月10日患者自觉下蹲后站起时双下肢无力,但可自行行走,未予在意。9月12日,患者出现双足底至小腿中部麻木、刺痛,上述症状持续存在,未予诊治。9月22日,患者自觉双下肢麻木、针刺样疼痛症状发展至大腿中部,站立时双腿发抖,夜间睡眠时会痛醒,并自述偶有夜间翻身时发作性左下肢痉挛样疼痛,持续约半小时左右缓解。无大小便障碍及踩棉花感,无发热、腹泻。医院,行头颅MRI、MRA未见异常,颈椎MRI示: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胸椎及腰椎MRI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口服甲钴胺及针灸治疗,效果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有癫痫病史10年,主要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现口服卡马西平片(0.2g,2次/d)和丙戊酸钠片(0.4g,2次/d)治疗,近2年未再发作。
入院体检:心、肺、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意识清楚,言语流利,体检合作。高级皮质功能正常。脑神经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V-级,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病理征阴性。T8以下可疑针刺觉减退,双上肢末梢痛觉过敏。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脑膜刺激征阴性。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风湿免疫系列、叶酸和维生素B12基本在正常范围。甲状腺功能全项提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34.80IU/ml(正常值0-4I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47.10IU/ml(正常值0-9IU/ml)。腰椎穿刺提示:压力cmH2O(1cmH2O=0.kPa);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3×10^6/L,蛋白mg/L(正常值15-45mg/L),葡萄糖.0mg/L(正常值45-80mg/L),氯化物mmol/L(正常值-mmol/L);脑脊液IgG、IgA、IgM均在正常范围;脑脊液病毒全项阴性;脑脊液IgG寡克隆区带阴性,24h脑脊液IgG鞘内合成率为0。医院查脑脊液细胞学未见明显异常,髓鞘碱性蛋白(MBP)0.94nmol/L(正常值0.55nmol/L)。血自身免疫抗体提示Caspr2抗体强阳性(++),脑脊液Caspr2抗体阴性。
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颈髓、胸髓MRI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平扫+增强未见明确病变。妇科超声及肝胆、胰脾、双肾超声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电生理检查:针极肌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未见异常,体感诱发电位提示四肢各波均未见异常,视觉诱发电位提示双侧P波潜伏期及波幅均未见异常。全身PET-CT提示左侧颞叶葡萄糖代谢中度减低,以下颞叶为主,余未见明显恶性病变征象。
治疗:给予地塞米松(20mg/d,连用12d后改用甲泼尼龙60mg/d口服维持)免疫抑制及丙种球蛋白(20g/d,连用5d)免疫调节治疗,并加用普瑞巴林(75mg/次,2次/d)对症治疗神经疼痛症状。使用上述药物治疗20d后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症状明显好转,于年10月20日出院。1个月后门诊复诊,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增加吗替麦考酚酯胶囊(0.25g,2次/d)治疗,并复查血Caspr2抗体转阴。3个月后门诊随诊,病情平稳,未再出现疼痛等症状,逐渐停用甲泼尼龙。
讨论该患者定位诊断较复杂,胸8以下可疑痛觉减退定位于胸6水平以下脊髓丘脑束;四肢麻木及针刺样疼痛定位于周围神经;夜间翻身时左下肢痉挛性疼痛不能除外肌肉受累。该患者呈亚急性起病,主要以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疼痛形式表现为双下肢针刺样疼痛以及夜间翻身时左下肢痉挛性疼痛,结合体检胸8以下可疑痛觉减退,考虑脊髓炎或者自身免疫介导病变可能性大。虽然患者入院后查颈髓、胸髓MRl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的责任病灶,但临床体检四肢腱反射活跃,综合考虑脊髓中枢性受累不除外。患者入院时亦曾考虑免疫介导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吉兰-巴雷综合征不能除外,但入院体检四肢腱反射活跃,同心圆针极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等,均不支持吉兰-巴雷综合征。该患者亚急性起病,病变累及范围较广,脊髓、肌肉、周围神经均有可疑受累,考虑是否有副肿瘤综合征及自身免疫介导的相关病变的可能。入院后查肿瘤标志物、抗神经元抗体谱均阴性。查血和脑脊液MBP、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谱等,发现脑脊液MBP升高,血Caspr2抗体强阳性,考虑患者Caspr2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离子通道病可能性最大。给予丙种球蛋白及激素冲击治疗后,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出院1个月后门诊复查血Caspr2抗体转阴,麻木及疼痛症状基本缓解。
目前主要认为LGl1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而Caspr2在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均有表达,该类抗体主要与神经元兴奋性有关。既往研究显示自身免疫性VGKC高兴奋性疾病谱主要包括癫痫、精神症状、肠道运动障碍,疼痛很少作为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