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视神经脊髓炎 > 临床表现

崔丽英2013年神经病学进展总结

神经系统变性病

痴呆:针对淀粉样物质的痴呆治疗研究再次失败

继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FlorbetapirF18注射剂用于疑似患阿尔茨海默病(AD)或其他认知衰退疾病成人患者的大脑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后,年,有多项PET-淀粉成像研究发表,结果显示,β-淀粉样蛋白(Aβ)积累较快的时间一般需要15年,这可能是一个预防AD的关键治疗时间点。

迄今为止,共有大约20余种AD易感基因被发现。年1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显示,TREM2基因的罕见突变与AD发生相关,这一基因编码了一种受体蛋白,可以促进细胞吞噬作用,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该受体蛋白在小胶质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均有表达。这一发现提示,在今后的治疗研究中或应针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另一项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是,研究者对名社区人群进行的6年以上随访观察发现,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随着血糖水平升高,痴呆风险同样增加,也就是说,即使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糖水平也可能是痴呆的一个危险因素。这为早期干预方式的探讨提供了依据。

Aβ是由β-分泌酶与γ-分泌酶作用于淀粉样物质前体蛋白所产生,司马西特是小分子的γ-分泌酶抑制剂,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该药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研究入组了例AD患者,但该研究由于安全性问题而被提前终止。其结果为,与安慰剂相比,司马西特并不改善认知功能,且大剂量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恶化更显著;治疗组不良事件显著增加,主要包括皮肤癌和感染。这意味着,针对淀粉样物质的痴呆治疗研究再次遭遇失败。

AD资讯推荐阅读抗淀粉样蛋白药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是否可行?

多系统萎缩:有重要进展的一年

年,发表了两项多系统萎缩(MSA)的重要研究结果。

首先,欧洲多系统萎缩协作组(EuropeanMSAStudyGroup)对15个中心、例MSA患者进行的随访研究显示,该病患者的平均病程为9.8年(8.1~11.4年),MSA-P型及膀胱排空障碍提示生存期短。患者的病情进展常在第二年减慢,基线时起病时间短及左旋多巴反应差预示病情进展较快。

其次,首个MSA相关基因被发现。研究者在家族性和散发性MSA患者中发现了COQ2基因突变,上述突变为MSA的易感因素,而非致病因素。基因功能研究表明,这些突变会造成对羟基苯甲酸酯聚戊烯转移酶活性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受损,患者对氧化应激易感性增加,这一功能性损害与MSA发生相关。

运动神经元病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对发病机制的深入思考

重体力劳动或极大的运动量既往一般被认为可能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发生相关,但对这种观点一直有不同意见。一项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大量的休闲体育运动和ALS发生相关,但大量职业相关运动却与ALS发生不相关;同时,未发现运动量和ALS发生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这一结果提示,并非体力活动本身,而是遗传因素或者生活方式改变促进了ALS的发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ALS易感基因(例如C9ORF72基因,TARBDP基因,FUS基因等)及其基因功能被发现,ALS的发生较为一致性地表现为与核蛋白处理错误(nuclearproteinmishandling)相关,这些基因在人类细胞中有较为广泛的表达,具有较为基本的生理功能。这样的遗传背景,以及ALS与额颞痴呆叠加存在的现象,均提示ALS更象一种系统性的变性病。

在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领域,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否定了锂剂对ALS的治疗作用。此研究共纳入例患者,18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同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

ALS资讯推荐阅读LancetNeurol:神经病学总结之肌萎缩侧索硬化

对另一种运动神经元病――肯尼迪病,年有两项治疗研究发表,结果为,克伦特罗(β2受体激动剂)对肯尼迪病有积极疗效,而亮丙瑞林药物去势治疗无效。两项研究样本量均较小,但为今后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方向。

癫痫:耐药机制研究有突破

既往的基础研究已使人们认识到,P糖蛋白广泛分布于脑内微血管管腔膜、小肠、皮肤、肝、肾等部位,起ATP依赖性“药泵”功能,与成千上万种有害分子(包括毒素及药物)结合、包裹并进一步排出胞外,起重要的保护机制;同时,其参与肿瘤耐药、抗生素多重耐药及癫痫耐药等重要机制。

年,《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发表了首个P糖蛋白在癫痫患者中的体内研究,结果显示,难治性颞叶癫痫与颅内某些区域(尤其是致痫灶)P糖蛋白过度活化有关。这进一步证实了P糖蛋白在癫痫耐药中的潜在作用。

癫痫指南推荐阅读AAN: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指南更新

神经肌肉病:血清免疫学检测有望诊断包涵体肌病

年,《神经病学年鉴》杂志报告了首个包涵体肌病相关自身免疫性抗体,这是包涵体肌病诊治的一个重大突破。该抗体是一种可在循环中检测到、针对细胞基质5’-核苷酸酶1A(cN1A)的抗体,中等活性的该抗体对散发性包涵体肌病诊断特异性为92%,敏感性为70%,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近年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已获得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年发表的一项大样本长程(4年)治疗研究,比较了每日给药和间断给药(给药10天,停药10天)的差异。结果发现,间断给药患者运动功能的下降快于每日给药,但每日给药的副作用(库欣综合征、高血压、行为异常及对身高的影响)显著重于间断给药。

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诊断与治疗并进

多发性硬化(MS)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既往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低、EB病毒感染、吸烟及肥胖是MS的危险因素。年,动物试验表明,高钠摄入与MS的发病率及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这提示,高钠摄入可能是另一个危险因素。

在过去5年中,MS的遗传学研究有快速进展。年,又有48个与之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被发现,其中大多数编码参与免疫应答的蛋白,这进一步支持了免疫因素在MS病理改变中的核心作用。

长期以来,MS被认为是一个脑白质受累为主的疾病,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MS患者皮层损害的体积与残疾和认知障碍进展相关。因此,有研究者设计了一项随访5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的在于评估人口学指标、临床特征及头磁共振成像(MRI)参数在预测患者向继发进展性MS转化的风险,结果显示,年龄、皮质病灶体积、小脑皮层体积是MS患者病程变化的最佳预测因素,该研究证实了灰质损害在残疾进展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年发表于《神经病学年鉴》杂志。

MS资讯推荐阅读Medscape:神经病学研究进展之多发性硬化

年,一项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谱系疾病脑内病灶分布特征的研究显示,病灶临近侧脑室体旁或前颞叶皮层下,以及皮层下U形纤维或道森手指样病灶提示为MS的可能性大。该研究对利用影像结果鉴别两种脱髓鞘病有重要意义。

NMO谱系疾病是一类临床预后远差于MS的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年发表于《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的一项药物试验为这类患者带来希望。依库丽单抗(eculizumab)是一种直接作用于补体蛋白C5的单克隆抗体,开放性治疗研究表明,其可以显著降低该疾病复发。

国外有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显示,利妥昔单抗治疗NMO谱系疾病也可取得一定疗效。我国医生用显著低于欧美研究所用该药剂量治疗了5例患者,结果发现,疗效并不差于国外报告。该研究发表于《神经病学》杂志。









































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kfbq.com/jbbx/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