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视神经脊髓炎 > 临床表现

CCOS神经眼科丨魏世辉教授中国单中心M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编者按:年09月04日-08日,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苏州金鸡湖召开,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国内外眼科各专业大咖云集,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的魏世辉教授便是其中一位。在本次大会上,魏教授就其在视神经炎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研究背景

1

一.视神经炎概述

视神经炎(Opticneuritis,ON)泛指累及视神经的各种炎性病变,是神经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青中年人最易罹患的神经眼科疾病。根据视神经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1(中华眼科杂志,,(6):-),视神经炎分为特发性视神经炎、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感染性和感染相关性视神经炎,以及其他无法归类的视神经炎四大类。其中,特发性视神经炎又包括IDON/MS-ON、NMO-ON、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相关性视神经炎。

1

二.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与AQP4-IgG

1.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MO-ON)属于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亚洲人多见。视神经脊髓炎中约50%首发症状为视神经炎,发病机制与AQP4-IgG相关,视力预后差,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IVMP)、血浆置换(PE)、免疫抑制剂等。年,Wingerchuk等提出NMO的诊断标准,将NMO-IgG作为NMO诊断的三大支持条件之一。年,国际NMO诊断小组更新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诊断标准,分为AQP4抗体阳性和阴性两个层面,拓展了大家对于NMO的认识。同时还列举了急性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极后区综合征、急性脑干综合征、急性间脑综合征、大脑综合征共6项核心临床症状。血清AQP4-Ab的敏感性为48~83%,特异性≈%。2.AQP4-IgG研究发现,NMOSD患者中AQP4-IgG(+)占70%-80%;在AQP4-IgG(-)NMOSD患者人群中约25%-30%患者可检测出MOG-IgG(+)。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oligodendrocyteglycoprotein,MOG)是一种由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重要组成部分,参与髓鞘的完整性与损伤修复,成为ON的研究热点。2

研究内容

1

一、不同年龄组MOG-ON临床特征及预后队列研究

1.研究背景ONTT研究主要纳入18~46岁青年视神经炎患者,MOG-Ab阳性率较低(1.7%),均未检测到AQP4-Ab。国内外对MOG-ON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还较少。到目前为止,对中国人MOG-ON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及其与发病年龄的关系尚不清楚。本部分采用双向队列研究,研究不同年龄组MOG-ON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2.研究方法收集年1月-年5月确诊为MOG-ON住院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儿童组(18岁)、青年组(18-46岁)和中年组(46岁)三个亚组。纳入标准:(1)患者出现急性视力或视野缺损,伴或不伴有眼痛;(2)血清MOG抗体阳性;(3)至少有下列一种眼科检查的异常:视野缺损、VEP异常、RAPD阳性;(4)随访时间≥6个月。排除标准:(1)存在高度近视、青光眼、眼前段、视网膜或黄斑疾病;(2)任何其他类型的视神经病变,如血管性、遗传性、毒性、代谢性、浸润性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3)存在除脱髓鞘疾病以外的颅脑病变,涉及视交叉及其后视路至视皮层;(4)患者临床随访数据不完整。3.研究结果MOG-ON(例)基本特征如下:18岁者58例(52.7%)、18-46岁者34例(30.9%)、46岁者18例(16.4%)。其中,女性63例(57.3%),有眼痛者83例(75.5%)、单眼起病者66例(60.0%)、合并视盘水肿者73眼(47.4%)、自身抗体异常者21例(19.1%)、末次BCVA≥0.5者眼(85.1%)。平均随访时间为36.59±39.02(6~)月。另外,本研究中仅1例患者为老年人(发病年龄65岁),未进行单独分组,合并入中年组进行统计分析。儿童组和青年组中,女性患者比例相当(分别为50%和61.8%),而中年组稍高(72.2%,P=0.)。脑脊液(CSF)检测中,12/86(14.0%)CSF白细胞计数高于10/μl,21/86(24.4%)CSF蛋白水平高于mg/l,10/86(11.6%)脑脊液IgG水平高于3.4mg/dl。首次发病恢复视力,儿童组最好(97.6%≥0.5)。末次随访恢复视力,儿童组最好(93.9%≥0.5)。儿童组的年复发率最低。6名儿童患者并发ADEM,最终诊断为ADEM-ON。青年患者进展为AQP4抗体阴性的NMOSD比例最高。首次发病6个月以后复查视盘OCT,收集只眼OCT数据,计算pRNFL(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为(68.65±12.99)μm,出现不同程度萎缩变薄现象。三组之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首次发病6个月以后复查黄斑区OCT,收集只眼OCT数据,计算mGCIPL(黄斑区节细胞+内层状层)平均厚度为(59.22±7.83)μm,出现不同程度萎缩变薄现象。三组之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视神经MRI扫描显示:52.0%神经周围强化,87.7%长节段病变,95.5%眶内段受累,68.7%管内段受累,36.9%颅内段受累,11.3%视交叉受累,1.9%视束受累。儿童组视神经颅内段受累的比例高于青年和中年组。(A-D)(女性,5岁)双眼发病MOG-ON患者,MRI图像显示双眼视神经和神经周围强化,视神经长节段受累(白箭头)。(E-H)(女性,14岁)右眼发病MOG-ON患者,MRI图像显示右侧视神经全长病变,延续至视交叉(白箭头)。MOG-ON伴发ADEM患者(女性,6岁)(A-D)。A、B,双眼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双侧颞叶、脑桥、小脑可见长T2伴明显强化,同时可见视神经周围强化;C,视交叉可见强化信号;D,左侧视束可见强化信号。E,双眼视神经眶内段、左侧颞叶可见强化,同时可见右眼视神经周围强化;F,视交叉、右侧颞叶可见强化信号;G,左眼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视交叉、视束可见强化信号;H,右眼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视交叉可见强化,同时可见眶内段视神经周围强化。(I-L)。I和J示颅脑冠状位T2FLAIR成像,双侧额叶、顶叶、小脑可见大片状长T2信号。K和L示颅脑冠状位T2FLAIR成像(患者经激素治疗1.5个月后复查,较前明显改善),双侧额叶可见片状长T2信号。4.研究结论①MOG-ON患者临床特征多样,儿童患者多见,部分患者伴有脑部脱髓鞘病变。②与青年和中年患者相比,儿童MOG-ON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包括视力恢复好、年复发率低、视神经颅内段受累多见。③与青年和中年患者相比,儿童MOG-ON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包括视力恢复好、年复发率低、视神经颅内段受累多见。

1

二、儿童MOG-ON和AQP4-ON临床及预后队列研究

1.研究背景儿童视神经炎(PON)发病急、病情重,可以孤立存在,也可以是视神经脊髓炎(NMO)、多发性硬化(MS)及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ADEM)等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首发表现。国外文献儿童视神经炎发病率约0.09-0.2/10万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关于国内PON的研究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在临床工作中,儿童MOG-ON患者不少见,需要眼科医师的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kfbq.com/jbbx/9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