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视神经脊髓炎 > 临床表现

少量喝酒能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吗热心肠日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今天是第期日报。

适量酒精摄入改善小鼠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症

PNAS[IF:9.58]

①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中,雄鼠与雌鼠在诱导EAE之前,每日喂食含有2.6%酒精的饮食或对照饮食,持续3周;②相比于喂食对照饮食的雄鼠及喂食含酒精饮食的雌鼠,喂食含酒精饮食的雄鼠的EAE评分显著降低,提示在雄鼠中,适量酒精摄入显著缓解了EAE的发展;③疾病晚期,适量酒精摄入导致雄鼠(而非雌鼠)脊髓中的小神经胶质密度显著降低;④适量酒精摄入引起小鼠肠道菌群的性别特异性变化,包括一些关键的免疫调节细菌。

Alcoholshiftsgutmicrobialnetworksandamelioratesamurinemodelofneuroinflammationinasex-specificpattern12-02,doi:10./pnas.

酒精被认为具有促炎症效应,但一些研究报道了酒精可能改善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中,适量酒精摄入可改善雄鼠(而非雌鼠)的神经炎症,并以性别特异性方式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

szx)

肠道T细胞如何影响多发性硬化小鼠的自身免疫症状

PNAS[IF:9.58]

①在多发性硬化模型——视神经脊髓型脑脊髓炎(OSE)小鼠中,CD4+T细胞特异性缺失Smad7可降低OSE的严重程度及发病率;②而过表达Smad7可恶化OSE症状,并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及脱髓鞘;③Smad7的缺失促进CD4+T细胞向Treg及失能(anergic)T细胞的分化,Smad7的过表达促进CD4+T细胞向IFN-γ+T细胞的分化,并促进CD4+T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④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肠道活检样本中,TGF-β信号受到抑制,且T细胞亚群分布发生变化。

Smad7inintestinalCD4+Tcellsdeterminesautoimmunityinaspontaneousmodelofmultiplesclerosis12-03,doi:10./pnas.

TGF-β与其抑制剂Smad7共同调控naiveCD4+T细胞的分化。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多发性硬化模型——视神经脑脊髓炎(OSE)小鼠中,Smad7表达量决定了肠道CD4+T细胞的分化方向,并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另外,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肠道活检样本中的TGF-β/Smad7信号失调,提示肠道T细胞中的TGF-β/Smad7信号或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靶点。(

szx)

肠道菌群调控放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IF:12.]

①放射治疗(RT)通过将肿瘤相关抗原(TAA)交叉呈递给CD8+T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②黑色素瘤和肺癌/宫颈癌小鼠模型中,口服万古霉素增强RT的直接和潜在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生长;③机制上,万古霉素促进肿瘤浸润树突细胞对TAA的交叉呈递及CD8+T细胞对TAA的识别,以增强RT诱导的抗肿瘤应答,并依赖于IFN-γ;④万古霉素可清除丁酸盐产生细菌,而在体外及体内,丁酸盐均可消除万古霉素对RT诱导的抗肿瘤应答的增强效应。

Gutmicrobiotamodulatedendriticcellantigenpresentationandradiotherapy-inducedantitumorimmuneresponse12-09,doi:10./JCI

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肿瘤小鼠模型中,万古霉素可增强放疗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上,万古霉素通过清除丁酸盐产生细菌,增强树突细胞对肿瘤相关抗原的交叉呈递及CD8+T细胞对肿瘤相关抗原的识别,从而增强IFN-γ依赖性放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szx)

抗生素引起恒河猴肠道中的菌群及免疫应答变化

MucosalImmunology[IF:7.]

①4种不同抗生素(恩诺沙星、头孢氨苄、巴龙霉素、克林霉素)处理健康雌性恒河猴;②所有抗生素均可破坏恒河猴的肠道菌群,降低螺杆菌科等发酵细菌的丰度,增加肠杆菌科等潜在致病菌的丰度;③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与短链脂肪酸的减少相关;④抗生素处理改变了结肠粘膜免疫应答,增加中性粒细胞及Th17细胞的数量,并升高了血浆中可溶性CD14的水平,提示菌群易位的增加。

Antibiotic-inducedmicrobiomeperturbationsareassociatedwithsignificantalterationstocolonicmucosalimmunityinrhesusmacaques12-04,doi:10./s---1

Mucosal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恒河猴中分析了抗生素处理对肠道菌群及免疫的改变,发现抗生素引起了肠道菌群组成的显著变化,以及结肠粘膜免疫应答的变化。(

szx)

哺乳动物中的菌群-免疫互作(综述)

AnnualReviewofMicrobiology[IF:10.]

①肠道树突细胞通过M细胞或杯状细胞获取菌群抗原,并呈递给肠系膜淋巴结T细胞;②不同树突细胞亚群诱导T细胞分化为Treg、Th1或Th17细胞,表达CCR6的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抑制共生菌群特异性T细胞应答;③菌群可通过3种方式激活T细胞以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激活TCR、激活TLR或细胞因子受体、分子模拟;④肠道中的IgA通过与结合菌群抗原对粘膜相关菌群群落起到调节作用;⑤菌群可通过代谢产物(色氨酸代谢产物、生物胺等)调控宿主免疫系统。

CommunicationBetweentheMicrobiotaandMammalianImmunity-06-21,doi:10./annurev-micro--

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进化与菌群密切相关。AnnualReviewof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哺乳动物的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互作机制,包括免疫系统如何对共生菌群及入侵菌群产生应答,共生菌群如何调控宿主免疫系统等。(

szx)

IL-22介导结肠上皮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Gut[IF:17.]

①结肠上皮细胞中,IL-17A增强IL-22诱导的内质网(ER)应激反应转录模块,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凋亡;②IL-22是慢性结肠炎中结肠ER应激的驱动因素,靶向IL-22可缓解结肠上皮细胞ER应激并减轻结肠炎;③IBD患者结肠中IL-22反应性转录产物增加,并与粘膜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和严重程度相关;④活动性结肠炎中上皮细胞特异性ER应激驱动转录程序增加,并与IL-22反应性转录产物相关;⑤阻断IL-23/IL-22轴,可逆转克罗恩病患者结肠上皮细胞的ER应激反应。

Interleukin-22orchestratesapathological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responsetranscriptionalprogrammeincolonicepithelialcells12-02,doi:10./gutjnl-2-

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在IBD中,IL-22介导了结肠上皮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靶向IL-22相关通路以缓解内质网应激或是治疗IBD的潜在策略。(

szx)

Nature子刊:瘦素诱导促炎症免疫应答以促进肠道炎症

NatureCommunications[IF:11.]

①报道一例获得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合并克罗恩病(AGLCD)患者,患者表现出脂肪组织缺失、瘦素缺陷及肠道炎症;②相比于克罗恩病患者及健康人,AGLCD患者的免疫细胞组成、功能及代谢发生变化,③包括CD14+单核细胞的减少,NK细胞及T细胞中CD38(活化标志物)的表达增加,单核细胞、NK细胞、与CD8+T细胞中脂滴沉积的增加等;④注射重组瘦素治疗促进了免疫细胞的炎症应答(产生TNF-α)以恶化克罗恩病,接受抗TNF-α治疗可逆转。

LeptininducesTNFα-dependentinflammationinacquiredgeneralizedlipodystrophya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kkfbq.com/jbbx/9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