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44快捉住这只到处躲藏的
欢迎来到精品课程第44期
作者介绍
丁秋玲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肾内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协和医学院风湿免疫科,师从曾小峰教授,毕业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工作,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痛风、脊柱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擅长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重度骨关节炎患者。对风湿免疫科危急重症,如狼疮脑病、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不全、假性肠梗阻、血栓微血管病、肝衰竭、急性间质性肺炎等,有较好的抢救能力。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荣获年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本科实习优秀带教老师、最受学生喜爱生产实习带教老师。目前发表专业文章10余篇,担任北京医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关节疼痛一定是关节炎吗?
复杂疑难病例该怎样寻找病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
让我们跟随风湿免疫科的丁秋玲老师,
一起捉一只到处躲藏的"狼"!
一、病史
1.主诉
35岁女性,多关节疼痛1年余,间断发热10月,复视2月,头痛、左下肢麻木半个月。
思考:病例是关节炎吗?怎么围绕主诉问病史?
2.现病史
入院1年余前无诱因出现多关节疼痛,累及双侧手、腕、膝、踝、足等,手及腕关节肿胀,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当地查ANA、抗dsDNA抗体、抗RNP抗体、狼疮抗凝物阳性,补体偏低。
考虑结缔组织病,予强的松50mgqd、硫酸羟氯喹0.2gbid等治疗,上述症状好转,后激素规律减量至10mgqd,维持半年。
10个月前出现乏力、发热,Tmax37.8℃,医院予甲强龙80mgqd治疗,住院期间出现颈部疼痛,头颅MRI提示:桥脑上部及延髓水肿,双侧大脑半球、胼胝体及脑干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予甲强龙mg×3天、mg×2天,无好转。
医院,查CMV-IgM阳性、CMV-DNA阴性,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予甲强龙mgqd、更昔洛韦、丙球等治疗后病情好转。
出院时泼尼松减至40mgqd口服,规律减量至15mgqd维持。
2月前逐渐开始出现复视、视物模糊,右眼明显,复查头颅MRI:双侧大脑半球、胼胝体及脑干内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较前减少,右顶叶大脑镰旁、右脑室前角旁及右海马见新发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白细胞升高,以单核为主,蛋白2.03g/L、氯化物.8mmol/L,病原学检查普通细菌、结核、隐球菌均阴性。
予两性霉素B治疗,激素及羟氯喹剂量不变,治疗效果欠佳,半个月前症状加重并出现头痛、左下肢麻木。
3.既往史
既往:甲状腺腺瘤手术史。
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疾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否认其他手术史及重大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无神经系统肿瘤、结缔组织病家族史。
思考:患者查体可能会出现哪些体征?
4.查体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0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各关节查体无肿胀、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专科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粗侧视力下降,双眼有复视;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基本正常;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双侧巴宾斯基征(+)。
思考:作为接诊医生,你考虑为患者安排哪些化验、检查?
5.辅助化验及检查
常规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8.38×/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2%,血红蛋白:86g/L,血小板:×/L。尿蛋白定量0.g/24h,尿常规、便常规、凝血纤溶功能、生化检查基本正常。
免疫指标:CRP:.00mg/L,ESR:75mm/h;ANA阴性,抗dsDNA抗体弱阳性;TPOAb、TGAb阳性;直接Coomb’s试验阳性;ANCA、APLA、CCP、AKA、补体、淋巴细胞亚群等均正常。
外周血感染指标:降钙素原、血培养、T-SPOT.TB、PPD试验、G/GM试验、EBV-DNA、CMV-DNA均正常。
脑脊液检查:压力mmH2O,红细胞数50/μL,白细胞数30/μL,蛋白.90mg/dL,葡萄糖2.34mmol/L,氯.6mmol/L。
脑脊液普通涂片、墨汁染色、抗酸染色阴性,培养阴性,CMV-DNA阴性、莱姆病抗体均阴性。
脑脊液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抗NMO抗体IgG、抗MBP抗体IgG、抗MOG抗体IgG)抗体阴性;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副肿瘤综合征抗体谱均阴性。
(-1-11)颅内多发斑片异常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1-17)颈髓、脑干肿胀,多发T2WI高信号。
病史总结:
辅助检查: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1.红斑狼疮分类
皮肤型: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深在性红斑狼疮(LEP)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2.SLE的临床表现
3.SLE的发病机制
CCMok,CSLau,Pathogenesis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J.Clin.Pathol.;56;-90
4.SLE病理
基本病理改变:血管炎——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mm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