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疗常见副反应及处理
1.全身反应病人在放疗中和放疗后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有时合并白细胞下降、不同程度的贫血等。轻微者可不做处理,重者应及时治疗,嘱病人大量饮水或输液增加尿量,迅速排除体内毒素,以减轻反应。应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安排做到清淡,易消化、少吃多餐。要确保饮食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多食水果和绿叶蔬菜,既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又能避免因治疗后胃肠运动减弱出现大便干燥。根据自身情况,做适当的户外活动和锻炼。给予健胃,止吐及镇静处理,重者给予补液、激素治疗,一般不必中断放疗。
(1)疲劳感放疗后首先出现的就是多数病人感觉全身疲乏无力,不愿活动。
(2)骨髓抑制骨髓中正在生长发育的中性粒细胞和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对放疗极为敏感,许多放疗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现象,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病人体质差,易患感冒。局部小面积放疗一般不容易引起病人的全身反应,大面积放疗如全脑,全淋巴照射等往往容易引起全身乏力,头昏,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一般只须加强对症支持,症状可逐渐缓解。
严重全身反应和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可考虑暂停或终止放疗。①密切观察患者的感染体征和体温,定期检查血象,如有血小板减少,应告诉患者注意观察皮肤、粘膜、尿和大便有无出血现象。②血小板5×/L时应及时报告,不用抗炎药及阿司匹林。必要时输血小板,以防出血。③白细胞低于3×/L,时可延迟放疗。④血小板下降用巨和粒,复方皂矾丸;白细胞下降用强力升白片,瑞白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2.急性放射性局部反应
(1)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多见于颈部及胸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病人,发生在放射治疗7~15天后。临床表现:食管灼烧感,异物感,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和梗阻感。对症处理,进软食,禁刺激性食物,疼痛严重时,含服2%利多卡因液,康复新,云南白药,思密达粉剂,鸡蛋清等。每日3次,—般5~7天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不必中断治疗。
(2)急性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肺炎是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当肺组织受到20Gy以上剂量照射,即可造成肺组织永久性损伤,呈急性渗出性炎症,但此时大部分病人无临床症状,并随放疗结束后炎症逐步吸收消散。若病人合并肺部疾患,如肺部感染,肺气肿,随剂量增加则出现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此时X片往往显示和照射区相吻合的肺组织炎症表现。治疗上应强调预防和控制感染,使用吸氧、大剂量激素、抗生素,维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等对症治疗。若症状加重,治疗不及时或患者合并肺部其他疾病以及放疗合并使用大剂量化疗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照射野内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进行性血管硬化和肺实质纤维化,一般始发于放疗结束后6个月,一年内达到最严重的程度。称之为放射性肺纤维化(晚期)。
放射性肺炎的形成与照射面积关系最大,与剂量及分割、机体因素、个体差异、有无慢性肺疾病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放疗前、中用ADM、PYM、VCR等抗癌药及吸烟也易促使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3)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线辐射作用引起放疗区的皮肤萎缩、变薄、软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放射性皮炎。临床表现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干性皮炎、湿性皮炎和溃疡性皮炎。干性皮炎:表现为红斑、色素沉着、毛囊扩张、毛发脱落、皮肤脱屑,自觉局部皮肤搔痒、灼热感;湿性皮炎:在I度基础上,出现明显的充血、水肿,水泡穿破后表皮糜烂、渗液;溃疡型皮炎:为过量照射所致,真皮层受损,可经久不愈,在正常治疗情况下是不应该出现的,严重者须植皮治疗。
预防:①保持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②保持照射野界线清楚,切勿洗脱照射野标记;③照射野皮肤避免刺激,照射野内勿用手指搔痒,忌洗擦肥皂,禁贴胶布,勿剃毛,避免粗糙衣物摩擦。避免冷热刺激,勿吹风,日晒,禁止热敷,禁止用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照射。勿涂擦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如碘酒、万花油、红汞等。
治疗:①在上述预防的基础上外用康复新液+庆大霉素换药,勿使用酒精,胶布等刺激性物品。②有脱皮时且勿用手剥,抓痒。可选用1%冰片滑石粉或薄荷滑石粉涂撒,并尽可能暴露局部皮肤。保持局部清洁,以防感染。③严重者可用1/呋喃西林溶液或维斯克溶液湿敷,暴露创面。④避免使用凡士林等其它的油脂类敷料。
(4)粘膜反应
①口腔粘膜反应: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可出现以下不同程度的口咽粘膜放射反应。
轻度:病人口腔粘膜稍有红、肿、红斑、充血、唾液分泌减少、口干稍痛进食略少。此期用软毛刷双氟牙膏刷牙。每日用漱口液含漱至少4次,每次2分钟。红肿红斑处勿用硬物刺激以免放疗后粘膜脆性增加易受损出血。故应进软食勿食过冷、过硬、过热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可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如牛黄解毒片、六神丸等。
中度:口咽部明显充血水肿,斑点状白膜、溃疡形成,有明显疼痛吞咽痛,进食困难。此期护士应根据病人口腔ph值选择适宜的漱口液。8-10次/日含漱2%利多卡因喷雾或含漱止痛,开可用含服1:1维生素B12漱口液(其配制方法用针剂0.5mg/支的vitB支加10mlNS配制)解决由于疼痛影响进食水的问题。鼓励病人大胆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酌情静脉滴注抗生素补充所需营养,如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
重度:口咽粘膜极度充血、糜烂、出血、融合成片状白膜,溃疡加重并由脓性分泌物,剧痛不能进食水并偶有发热。此期需暂时停放疗,加强口腔护理4次/日。清除脓性分泌物,督促病人漱口8-10次/日。并观察溃疡比那话。为防止霉菌、真菌的感染,并加服氟康唑50-mg/日,静脉滴入抗生素,补充高营养液:氨基酸、白蛋白等,促进溃疡愈合。
因此,只有根据不同的粘膜反应期选择合理的口咽粘膜反应减轻病人的痛苦。
②放射性阴道炎,分泌物增多,每日应用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勤换内衣裤,保持清洁干燥。
(5)急性放射性肠炎易发生在腹部照射时,以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疼及腹泻为主,放射剂量cGy,可出现腹痛、里急后重及便血等。肛门粘膜及肛门周围皮肤对放射线敏感,易局部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口服黄连素,氟哌酸,思密达,严重者可用思密达-金因肽混合液等保留灌肠。
(6)全脑放疗的急性反应表现为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疲劳、嗜睡,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脱水抗放射水肿等治疗,可缓解症状,其他慢性损伤表现为记忆力丧失、视觉异常等,无特殊治疗。
(7)放射性脊髓炎早期损害出现于放疗后数月内,病人低头、屈颈时出现电击样症状,向肢体或背部放射,约持续4-8个月,个别达数年。晚期可表现为脊髓横贯性损伤,多见于脊髓照射剂量≥cGy时,表现为下肢感觉异常,如灼热感或疼痛等,进而出肌无力,呈进行性,终至出现损伤平面以下截瘫,伴膀胱或肠麻痹。放射性脊髓炎要以预防为主,即给予合理的设野及剂量。急性期可即时给地塞米松,辅以神经营养、扩张血管药物,高压氧等治疗。
(8)放射性膀胱反应放射性膀胱炎是由于各种放射源(放射性物质)对膀胱的放射性损伤,它可引起膀胱粘膜的弥漫性渗血。其主要症状是尿急、尿频、血尿。对轻、中度放射性膀胱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止血等措施,如诺氟沙星、云南白药、凝血酶等。膀胱内局部治疗也有一定疗效。在放射性膀胱炎的症状中,以血尿最难处理。可用药物灌注膀胱来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顽固性出血。也可用高压氧治疗。
(9)急性放射性胃炎易发生在上腹部放疗时。临床表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应避免刺激性食物,服用维生素B6,解痉止吐药可缓解。
(10)急性放射性肝炎肝脏接受放射剂量达cGy时,特别是与化疗并用时,易发生急性放射性肝炎。一般发生在放疗后1-2个月,有的潜伏期达10个月。主要临床表现,除了恶心、乏力外,可见短时期内肝脏迅速增大,出现大量腹水,有时伴有黄疸.肝功能检查提示肝功能损害。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限制盐的摄入,给予B族维生素、维生素C,较大剂量的维生素E和肝泰乐等保肝治疗。皮质激素可以试用,但作用尚不肯定。
3.晚期放射反应(放射反应后遗症)指自放射治疗开始之日起3个月后发生的放射反应。放射后遗症一旦发生则不可逆,重在预防,无法避免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清楚。
(1)放射性中耳炎、放射性龋齿;
(2)放射性小肠、直肠,膀胱、食道、气管等穿孔;
(3)放射性皮肤、组织纤维化,皮下水肿,张口困难
(4)放射性骨髓炎、骨坏死;
(5)放射性颅脑神经坏死、放射性脊髓病;
(6)阴道狭窄,宫颈及宫体萎缩,卵巢功能消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