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卫生常识狂犬病防治与应急
春秋时光里,五色渲染,调成无数种色调!
——晓棠频道
导语:
最近,在
常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
伤口及附近出现痛、痒、麻木或蚁走感,为病毒刺激周围神经元所致,有早期诊断意义。继之出现恐惧不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历时1~4天。
兴奋期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是由于咽肌痉挛所致,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也不一定在早期出现。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仪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
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后也无法下咽。常伴声嘶及脱水。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虽微风也能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刺激如光、声、触动等,均可导致同样发作,严重发作时,尚可出现全身疼痛性抽搐。
由于常有呼吸肌痉挛,故可导致呼吸困难及发绀。常见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为唾液分泌增多、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及体温升高等。因括约肌功能障碍而出现排尿排便困难者也相当多见。
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楚,虽极度恐惧和烦躁不安,但绝少有攻击人的行为。随着兴奋状态的增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视幻听、冲撞嚎叫等。
病程进展很快,很多患者在发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
麻痹期痉挛停止,患者渐趋安静,但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
眼肌、颜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
患者的呼吸渐趋微弱或不规则,并可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临终前患者多进入昏迷状态。
本期持续6—18小时。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见超过10日者。
除上述典型病例外,尚有以瘫痪为主要表现的“麻痹型”或“静型”,又称“哑狂犬病”,约占20%。
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呈现横断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等症状。
其病变仅局限于脊髓和延髓,而不累及脑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程可长达10日,最终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吸血蝙蝠啮咬所致的狂犬病常属此型。
狂犬病的伤口处理狂犬病伤后立即彻底清洗所有伤口至少30分钟,再涂擦75%的乙醇、2%碘酊或季胺类化合物。全身被动免疫治疗。
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对受伤部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局部处理越早越好。 (1)彻底冲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min。 (2)消毒: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于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3)医院。
咬伤后伤口分类咬后伤口分类
I级:为接触、喂养动物或完好的皮肤被舔,暴露程度为无,处置原则是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
Ⅱ级:为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暴露程度为轻度,处置原则是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处置原则是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