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一书记闫乐用真心实干赢群众点赞
近日,记者见到杭锦后旗陕坝镇红星村“第一书记”闫乐时,她正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在驻村工作队的办公室商议事情,身旁的第一书记民情日记上,农户姓名、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内容记录的清清楚楚......
闫乐是旗委宣传部下派到红星村的“第一书记”。今年32岁的她是全旗驻村“第一书记”里为数不多的女干部。年3月,带着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她来到红星村驻村工作,她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凭借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女汉子”精神,赢得了镇村干部的赞誉和肯定。
撸袖实干赢民心“从来没有农村工作的经历,刚到村里工作,自己对驻村工作队也没有太深的认识,对家里的牵挂多,工作老分心,尤其面对村民看我这么年轻,能给村里做甚了的质疑,我也曾打过退堂鼓。”一直在机关工作,到红星村当第一书记,闫乐既陌生又紧张。“来了,我们就要给农民办点儿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能走花架子,更不能走过场。”驻村工作队其他同志的鼓励给了这位年轻干部很大的信心和勇气。
为尽快掌握全村情况,全面投入工作,闫乐带领驻村工作队开始挨门挨户走访,对全村13个组的基本情况进行摸查,了解社情民情。没多久,就对全村情况了然于胸,为全村22户贫困户建立了信息档案,形成了完整的贫困人口电子数据库。为充分落实精准扶贫“五个一”标准化工作法,扮好“阅卷人”的角色,她协调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结对帮扶,整改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把扶贫工作做的扎实又细致。在年的贫困户识别工作中,她带领驻村工作队与红星村“两委”班子对全村多户多口人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将排查出的40户情况在党员大会上“晒出来”,由党员和村民代表表决确定6户贫困户初选名单,充分做到了精准、公开、公平、公正。
“闫乐刚来村里的时候,以为就是走走形式,可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工作,我看到虽然她一直在机关工作,但做起农村工作一点也不扭捏,她能撇家舍业迅速融入到干部群众中,干起工作来也是雷厉风行,没有一点矫揉造作,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肯定。”红星村村支部书记蒋明从质疑到肯定的背后,是闫乐带领驻村工作一年多来真干实干的结果。
真情济困惠民生在入户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红星村13组6户村民迫切希望修通村道路的愿望后,闫乐和驻村干部们想尽办法,协调相关部门争取项目,筹措资金,一周的时间里,亲自在工地监工。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年5月19日,红星村13组的2.5公里长,5米宽的通村砂石路顺利贯通,彻底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以前家门口是一条狭窄的土路,能走的不足2米宽,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农作物不能及时卖出去,收猪羊的也绕着道走,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经济收入。为修这条路,我们都盼了好多年了。现在终于告别了泥泞的道路,这都得感谢党和政府好政策,感谢旗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的热心帮扶。”说起这条路,在这个组住了几十年的王世英满心的激动。
“我儿子去年得了视神经脊髓炎,现在几乎是全失明状态,闫书记他们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办理残疾证,让我儿子今后的生活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真是太感谢他们了。”红星村五组的贫困户陈美云说起驻村工作队对儿子帮助,眼里噙满了泪花。
红星村四组组长张燕林种植西兰花五年了,为了扩大种植规模,今年准备建一个平米的冷库。“种植西兰花没有冷库不行,但具体怎么申报、怎么办理,这些流程我不懂,闫乐书记知道得多,帮我联系相关部门办理手续,现在冷库马上就能动工了,以后我们的产业形成规模,就能带动周边农户更大面积的种植西兰花,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第一书记下村,做群众认可的贴心人还不够,更要长远规划,承担起脱贫致富的历史使命,做精准帮扶的领路人。“下一步我们将利用红星村的特色种养殖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加强与村里的产业带头人密切联系,发挥产业带头人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要进一步挖掘红星村的资源优势,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把红星村打造成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作为第一书记,闫乐对红星村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编辑:杭锦后旗融媒体中心
来源:杭锦后旗融媒体中心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