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疫苗后遗症患儿母亲消失姑姑未
河南女孩陈逸卓,年曾因注射流感疫苗和百白破加强疫苗险些丧命。
很难想象,服下一颗小小的预防疾病的糖丸后,山东的胡海涛夫妻4个月大的孩子左腿竟瘫痪了。类似的因疫苗引起后遗症的孩子全国每年都有一些。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这些家庭除了要承受孩子今后难以完全康复的痛苦,往往还要面临维权的艰难,急需得到社会更多关爱。
突来的灾祸
年,胡海涛夫妻带4个月大的儿子在山东泗水泉林镇卫生所服下第三颗糖丸,却没想到,这一粒本是用来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小药丸,给儿子和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服用糖丸14天后,儿子胡兵出现了低烧等不良反应。“拉稀、昏迷、呼吸衰竭。到医院以后就心衰,住院的当夜就下了病危通知,孩子也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胡海涛说,当时的场景一直历历在目。
经过3天的抢救,孩子终于转危为安,但他的左腿却瘫痪了,医院给出的结论是小儿麻痹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突然瘫了,胡海涛说:“医院都对病因含糊其辞,只说是病毒感染,但到底是什么病毒感染,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
同样也是吃糖丸,临沂的小伸伸也有着类似的遭遇。年3月,小伸伸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同年5月,孩子的父亲从当地卫生防疫站拿回了孩子出生后要服下的第一颗糖丸,给孩子服下。没想到的是,12天之后孩子开始发烧。开始夫妻俩以为孩子着凉了,带着孩医院就诊,医院的第二天,孩子不仅烧没退,双下肢也没法动弹了。
孩子的父亲告诉记者,目前孩子双下肢严重残疾,两腿长短相差七八公分,粗细也不一样。每年的寒暑假,他都会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还有一些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直接确定和疫苗有关,但家长和孩子都已陷入深深的痛苦中。6岁的山东淄博小姑娘张丽炀在接种疫苗后不久也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年12月16日,小炀炀注射了一针水痘疫苗。12月25日早晨,她开始觉得腰有点疼,嚷嚷着难受。
让小炀炀一家没想到的是,孩子的病情迅速恶化,肚脐以下渐渐没了知觉。孩子的父亲张贡献迅速带着女儿来到济医院。当天晚上的值班大夫初步认为孩子得的是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因为这种病和急性脊髓炎症状差不多,但到第二天,大夫诊断说是急性脊髓炎。
目前,炀炀肚脐两寸以下仍没有知觉,她每天都要在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的一个理疗店里接受针灸治疗。这样天天扎针的日子他们已经过了10个多月。理疗店医师史纪明告诉记者,经过漫长的治疗,“有恢复的希望,但非常渺茫。”
原本喜欢唱歌跳舞的炀炀,现在不得不天天躺在床上,陪伴她的是爸爸手机里的动画片。
疫苗怎么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些家庭难以承受,也让他们知道了一个新名词——疫苗后遗症。但令他们不解的是,为了预防疾病而接种的疫苗,为何有可能成为致病的元凶。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要搞清楚疫苗后遗症的原因,就必须知道疫苗的原理。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出版的《预防接种手册》介绍,外来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当这种病原微生物再次侵犯人体时,抗体就会发挥作用将其清除,避免再次感染。这就是为什么得过麻疹的人不会第二次感染麻疹的原因。疫苗接种就是模拟了这一过程,只不过疫苗接种中的病原体经过处理,已经丧失了致病力或毒性,可以让人体在不生病的情况下获得抗体。
但也就是这个机理,令一些自身免疫系统有缺陷的人面临不可预知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告诉记者,如果自身免疫系统有缺陷,当疫苗中的病原体攻击人体的时候,不能引发相应的抗体,反而会入侵人体的神经系统。
这也就是为何胡兵在服下糖丸这种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疫苗之后,反而成为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原因。
王宇表示,疫苗接种后出现的突发性反应有很多种,有些患者会出现突发性水肿、癫痫等即时的过敏反应,经过即时处理后可以完全恢复,但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影响,经过确切分析诊断,确认儿童是接种本身引发的不可逆的损坏,这种不良反应即我们俗称的疫苗后遗症。
张贡献说,在炀炀发病前,他从来没听过“急性脊髓炎”这种病,更没想到接种疫苗还有可能引发疾病。都是为了孩子好才去打这个疫苗,不料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在《预防接种手册》里,记者看到有一章名为“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与处理”,专门收录了相关的内容,但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此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