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丨中医骨科最常用到的物理诊断方法二
正确的临床诊断是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和实施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医生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各种科学仪器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但不应由此而忽视物理检查即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并且应强调,在进行体格检查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系统。
01
骨性三角实验
相关疾病: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峰骨折
相关症状:肩痛
检查方法:
肩峰、喙突和大结节三点组成三角形。脱位时,因大结节位置变动,故所成三角形与对侧不同。
注意事项:无
检查前禁忌:无
02
肩关节外展试验
A肩关节功能丧失,并伴有剧痛时,可能为肩关节脱位或骨折。
B肩关节炎时从外展到上举过程皆有疼痛。
C开始时不痛,外展角度越大时肩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
D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
E从外展至上举60°~°范围内有疼痛,超越此范围时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肌腱炎。
F外展动作小心翼翼,并有疼痛者,可能为锁骨骨折。
相关疾病:肩关节周围炎,小儿关节过度活动综合征,肩关节结核,癌肿性关节炎
相关症状:痛引肩背,窜痛,肩关节痛,肩关节活动受限
03
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
A肩关节内旋试验:让患者主动作肩极度内旋活动,即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引起肩痛者为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B抗阻力试验:患者肘关节用力屈曲;医生手握患者腕部,对抗用力,使患者肘关节伸直。若患者疼痛加剧,为抗阻力试验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相关疾病: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04
网球肘试验
相关症状:网球肘
检查方法:
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注意事项:无
检查前禁忌:无
05
前臂伸肌紧张试验
相关疾病:网球肘
相关症状:小腿肌肉萎缩,肘痛
检查方法:
检查时医者握住患者的肘部,屈肘90°,前臂旋前位,掌心向下半握拳,另一手握住手背部使之被动屈腕。
注意事项:无
检查前禁忌:无
06
肘三角
相关疾病:肘关节脱位
相关症状:肿痛,关节置于半屈曲状,伸屈活动受限血管、神经损伤的有关症状及体征等。
发病原理:
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者关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线,在屈肘90°位构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后脱位时,肘三角即失去正常关系。
07
握拳尺偏试验
相关疾病:肌腱炎和腱鞘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相关症状:肘痛
检查方法:患者拇指屈曲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征。
注意事项:无
检查前禁忌:无
08
浮髌试验
相关疾病:关节积液
检查方法:
患腿膝关节伸直,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如有浮动感觉,即能感到髌骨碰撞股骨髁的碰击声;松压则髌骨又浮起,则为阳性。
注意事项:
正常膝内有液体约5ml,当关节积液达到或超过50ml时,浮髌试验为阳性,提示关节内有中等量积液。如果积液量太大,会出现髌骨下沉,浮髌试验也是阳性。
09
侧向挤压试验
相关疾病:膝关节韧带损伤
相关症状:膝关节内外侧疼痛,内侧副韧带疼痛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患膝伸直,股四头肌放松,医者一手固定膝关节,另一手握踝关节,双手相对用力,作膝关节被动内翻或外翻活动,正常时无侧方活动,亦无疼痛。如韧带完全撕裂,则出现侧向异常活动;如韧带捩伤或部分撕裂则引起疼痛。
10
抽屉试验
相关疾病: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屈膝至90°位,肌肉放松,医者双手握小腿上端将其向前和向后反复推拉。正常时无活动,如向前滑动,提示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滑动,则表示后交叉韧带损伤。
11
半月板旋转试验
相关疾病:半月板损伤
检查方法:
病人仰卧,患侧髋膝完全屈曲,检查者一手放在关节外间隙做触诊,另一手握住足跟后作小腿大幅度环转运动,在对膝关节联合施加外旋和外翻应力的同时,逐渐伸直膝关节,出现疼痛提示外侧半月板撕裂;同理,检查内侧半月板撕裂时需联合施加内旋和内翻应力。半月板撕裂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可感受到后内侧或后外侧出现疼痛,有时可出现典型的『弹响』。注意发生响声时关节角度。若在关节完全屈曲下触到响声,表示半月板后角受伤。关节伸直到90°左右时才发生响声,表示为体部受伤。再在维持旋转位置下逐渐伸直至微屈曲位(Fouche试验),此时触到响声,表示可能半月板前角损伤。
注意事项:
检查时应注意鉴别髌骨摩擦或肌腱弹拨所发出的响声。在外伤的早期,至少三周内作此试验没有意义,因为膝关节伤后周围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此时作此试验,不管有无半月板损伤,只要膝关节有屈伸和旋转就会产生疼痛。因此,伤后早期作此试验,即使是阳性,也很难肯定就是半月板损伤。
12
研磨试验
相关疾病: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相关症状:膝关节疼痛
检查方法:
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患膝屈曲至90°。医者一腿跪压于患者大腿屈面,将其固定,用双手握住患足,挤压膝关节,并旋转小腿,引起疼痛者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反之,将小腿提起,使膝关节间隙增宽,并旋转小腿,如引起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
注意事项:无
检查前禁忌:无
13
膝反射
相关疾病:
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瘫痪、流行性肌痛症、视神经脊髓炎、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家族性植物神经失调综合征、糙皮病、血卟啉病、结节性动脉炎、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脊髓灰质炎(脊髓型)、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
检查方法:
坐位检查时,患者坐于床沿,双小腿自然悬挂,在卧位时病人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部,使稍屈曲,约20°~30°,然后轻叩膝下肢四头肌腱,反应为伸膝动作,其反射中心在L2,4。
14
跟腱偏斜症
相关疾病:踝部骨折、韧带损伤
检查方法:
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足,将踝关节极度内翻或外翻,如同侧疼痛,提示有内或外踝骨折可能,如对侧痛则多属副韧带损伤。
15
踝反射
相关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
相关症状:腰脊椎疼痛,腰椎膨出,剧烈运动后腰痛,腰椎退化,胸腰椎损伤,代偿性腰椎前凸,腰椎间盘突出,根性坐骨神经痛
检查方法:
病人取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用左手轻托病人足底,使足呈过伸位,右手持叩诊槌叩击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如卧位不能测出时,可嘱病人跪于椅面上,双足空悬椅边,然后轻叩跟腱,反应同前。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不合宜人群:下肢残疾、有疾病或本身有损伤的患者。
注意事项:
(1)卧位不能测出时可跪于椅面上检查。
(2)检查者持叩诊槌叩击跟腱时力度要适中,防止将患者击中。
(3)跪于椅面上检查时要注意椅子的牢固性,防止从椅子上面跌落。
16
踝阵挛
相关疾病:高血压脑出血、反射性躯体神经病、黏脂贮积症Ⅳ型、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
检查方法:
常与跟腱反射亢进同时存在。患者仰卧,髋、膝关节微屈,医者用手托住患者腘窝,另一手握足,骤然背屈踝关节,并持续按压足底,阳性者可见到同侧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出现节律性的持续收缩。
补充
临床上造成误诊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医生体格检查不仔细或不全面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在选择各种辅助检查之前,千万不能忽视最基本也是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一-物理检查。
●干货丨中医骨科最常用到的物理诊断方法(一)
●引起女性腰痛原因主要有这些
●腰椎间盘的诊断与治疗
●国外抗风湿的发展历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