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铂医药CEO王劲松博士关于新冠病毒中和
文章来源:华人抗体协会
全文字,阅读时长约6分钟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迄今全球已感染超过万人,并造成60多万人死亡。过去的几个月里,新冠疫情已给世界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工业界和学术界正以不同的方式来寻找方案,以解决这一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需求。尽管一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人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控制疾病的方法。其中,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和抗体,就是最有希望取得成功的治疗方案之一。
和铂医药(HarbourBioMed)是最早与世界各地合作伙伴发现阻断新冠病毒感染抗体的公司之一。年7月9日,和铂医药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高特佳参与投资。针对此次投资,高特佳执行合伙人李彤表示:“高特佳作为国内医疗健康产业投资顶尖的机构,我们选择真正具有科技价值和医疗属性,能解决临床痛点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而和铂医药正是这样一家国际化创新医药企业。我们用了三年时间跟踪和铂医药,见证了他的成长和蜕变。通过此次融资,我们期待和铂医药成为国际领先生物制药企业并造福全球患者。”
和铂医药与荷兰知名大学研究团队通力合作,采用和铂医药的H2L2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研发新冠抗体,为了更深入了解此项工作的进展,华人抗体协会专访了和铂医药CEO王劲松博士。
王劲松博士,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Q1:首先祝贺和铂医药最近C轮成功融资!王博士可否介绍此次融资的背景?王博士:本轮融资进一步表明了现有及新进投资者对我们产品管线与创新药物研发平台的充分肯定,以及对和铂医药打造国际领先生物制药公司战略与愿景的充分认可。募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和铂医药下一代创新生物药管线开发。首先是支持已经处于临床后期阶段的重点项目,如全人源抗FcRn抗体巴托利单抗(HBM)的临床开发。目前,巴托利单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4个临床试验批件,分别是针对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Graves眼病4项适应症。巴托利单抗有望治疗一系列因致病性IgG水平异常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着力将其打造为一款拥有广泛适应症的重磅产品。此外,我们针对干眼的新型TNF-α受体片段生物药,也将于近期启动三期注册临床实验。其次是支持新一代创新生物药的开发,基于自有核心技术平台,和铂医药打造了包括重链抗体、双靶点抗体的创新产品线。其中,基于和铂HCAb小鼠平台研发的新一代全人源重链抗CTLA-4抗体HBM已经进入全球临床开发,目前该项目在澳洲的临床研究正在顺利开展,在美国已获批IND,在中国,我们也已经提交临床研究申请。HBM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全人源重链抗体,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强大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将加速推动其全球临床开发,争取早日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创新药物。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多个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创新产品,正在全力推进。目前,我们与国际知名企业艾伯维(Abbvie)及荷兰知名大学合作开发的新冠中和抗体,正处于关键的临床前开发阶段,此次募集的资金也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Q2: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全球感染者超过千万人了,且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全球人民都期待尽快能够遏制此次疫情,从我们医药工作者角度,您觉得哪些方法会有效阻止疫情?王博士:这次疫情影响面非常大,现代经济赖以运转的高流动性使疫情传播更加广泛。印象最深的是,今年5月24日,美国的死亡病例接近10万,《纽约时报》用整个头版和内页共4个整版,刊登了名新冠死者的姓名、年龄和身份,这些不是冰冷的字母,而是鲜活的生命。在全球,已有无数的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投入这场抗疫战争,尽所有资源来治疗和保护人群,整个医药行业做了非常多出色的工作,各个政府部门也鼓励支持抗病毒药物快速从实验室研究阶段进入临床,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阶段性成果。疫情早期,最直接和快速的方案是利用现有的抗病毒药物紧急转向临床实验,希望可以从已上市的或在临床研究阶段的药中,找到有效治疗新冠病毒的方案。这方面的研究在早期给大家提供了信心,并帮助我们加深了对新冠病毒的了解。在现有药物的尝试之外,疫苗开发工作也在快速开展,目前疫苗开发的投入规模相当大,有些项目已经进入中后期临床实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除此之外,也有很多针对新冠病毒的新药开发,包括针对新冠病毒特有分子结构的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开发和中和抗体的药物开发,我们看到很多医药公司都积极投入开发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中和抗体开发方式大概有两类,一是直接从恢复期的病人外周血中内分离,进行中和抗体研发,这方面的进展也相当迅速。另外一类是像和铂医药利用H2L2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进行中和抗体开发。和铂医药与荷兰知名大学科学家们共同发现了新冠中和抗体,初步研究成果已经于年5月初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后续工作也取得了诸多积极的成果。今年6月,我们与顶级的生物医药企业Abbvie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该项目向临床进展。Q3:中和抗体相对于疫苗研究的周期,哪个开发周期上更快一点?另外中和抗体的应用场景有哪些?王博士:从临床开发角度,中和抗体比疫苗开发的速度要快,因为疗效评估及抗体药安全性可以预计和控制,所以临床开发路径相对比较直接。除治疗感染者之外,可以为高风险行业人群提供保护和预防,也可以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等对疫苗不响应人群提供保护。和铂医药的中和抗体47D11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首先该中和抗体不仅可以中和新冠病毒,还有SARS,有可能对潜在的变异新冠病毒有效。再者,47D11可以识别S蛋白保守区域,与目前大多数在研抗体的识别表位有差异的,因此,有望以47D11抗体为核心,进行联合用药,以防止病毒变异导致的药效减弱或消失。我们期待47D11抗体在以下两个应用场景保护人们的健康:第一,对于新冠病人,通过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扩增从而控制病情,起到治疗作用;第二,对于高风险人员如医务人员、以及对于一些疫苗不适用的人群,起到预防与保护作用。我们正在全力开展各项工作,以期收集更多数据来证明其效果。Q4:和铂医药与国外医药研发机构具有广泛的合作研究,相关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分享吗?同时和铂医药在抗新冠病毒抗体药开发有其他的探索吗?王博士:我们与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世界顶级的冠状病毒专家合作,利用和铂技术平台快速产生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在几年前,我们就一起基于SARS病毒开展合作研究,已经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基础。所以面对新冠病毒,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发现47D11这一全人源抗体。这一抗体因其独特的机制和高度的可开发性,获得全球知名企业Abbvie青睐。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合作,加速该项目进入临床研究,尽快满足抗新冠病毒领域的迫切需求。除了与荷兰科学家、Abbvie联合开发的这一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之外,我们也与纽约最大的学术医疗系统西奈山医疗系统(MountSinaiHealthSystem)合作,研发新型新冠中和抗体。此外,我们也和国内顶级的科研机构、企业在联合开发新一代的中和抗体,期待通过多方位的合作与努力寻找创新疗法。Q5:据我们了解,和铂中和抗体的加速开发,主要基于转基因小鼠技术和Beacon?单细胞光导系统,能介绍这些技术的应用情况吗?王博士:47D11是全球首个转基因鼠产生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来自和铂医药H2L2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技术平台。该平台具有国际领先地位,可以作为产生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的核心技术平台。我们已经授权全球包括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在内的超过45家公司与科研机构利用此技术开展项目,在研项目超过个,其中包括新冠病毒药物开发。目前和铂医药转基因小鼠平台发现的抗体已经有6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进一步验证了和铂小鼠平台的高效性和成熟度。和铂医药H2L2转基因小鼠品系产生传统的两重链两轻链的全人源抗体。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在小鼠体内引入人源重链和轻链转基因位点以产生全人抗体。H2L2单克隆抗体可以使用常规的杂交瘤技术来开发,也可以用和铂医药已经成熟应用的单细胞筛选技术来产生。H2L2转基因小鼠技术在全球拥有广泛的专利保护。年初,和铂医药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家引进Beacon?单细胞光导系统的企业,率先建立单细胞克隆技术,大大提升抗体筛选效率和药物发现速度。我们的单细胞克隆技术不仅仅用于新冠病毒抗体开发,也在其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单细胞分析技术,单个B细胞技术大大提升药物发现速度Q6:对这次疫情,很多医药工作者都想利用自己的专业来做一些贡献,您对年轻一代的医药研发工作者有什么勉励和期许?王博士:在这半年的疫情经历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为抗击疫情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对于医药行业从业者,我们更加感到重任在肩,因为治病救人本来就是医药人的初心与使命。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医药行业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再一次证明医药行业对社会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伟大的行业,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做。最近几年,中国医药创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好的转变,医药监管新政促进了创新活力的释放,人才的聚集与投资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