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治专题系列1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控制机制出现紊乱而导致的排尿、储尿功能障碍,其诊断通常需有明确的神经病变。该病危害严重,通常不能完全治愈,需终生药物维持治疗、精心护理和充分的心理疏导。
常见病因:各种神经系统病变均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医院是以神经科学为特医院,其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享誉国内外,受益于医院神经科学的优势,我们有大量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本医师门诊常见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有:1)脑部病变:脑出血、脑梗死、脑膜炎、帕金森病(本院全国最知名)、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脑瘤、脑外伤等;2)脊髓病变:脊髓外伤、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动静脉瘘(本院全国最知名)、脊髓肿瘤、椎间盘突出等;3)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也称格林巴利综合征)、妇科子宫切除后排尿费力或普外科直肠癌术后排尿费力。
临床表现:神经源性膀胱除尿急、尿频、尿失禁、排尿费力、尿不尽或完全丧失自主排尿功能、反复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表现外,该病对患者最严重的威胁是肾功能受损:从肾积水到肾功能减退再到尿毒症的动态过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常合并有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便秘、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认知言语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肾功能受损患者还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甲床苍白、面色晦暗、眼睑或足踝水肿等。
查体:除一般的神经系统大查体外,特别需注意检查患者的鞍区感觉、提睾反射、球海绵体反射、肛门反射、直肠指诊(主要是肛门括约肌张力和肌张力、直肠深感觉)等。
检查:除诊断神经系统病变常用的检查外,针对神经源性膀胱还有以下特殊检查:1)生化:尿常规(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肾功二项(肌酐、尿素氮;了解有无肾功能受损);2)影像学:双肾输尿管膀胱超声(了解有无肾积水、膀胱大小和形态)、泌尿系CT(CTU;必要时,了解有无肾积水、膀胱大小和形态)或泌尿系核磁水成像(MRU;必要时,了解有无肾积水、膀胱大小和形态,尤其适用于肾功能受损不宜行CTU检查者);影像尿动力(了解膀胱感觉和运动,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功能是否协调,膀胱大小、形态,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等);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有受损患者,分别评估左右肾功能);3)盆底电生理检查,主要包括:肌电图检查:尿道外括约肌、肛门括约肌(针形电极);骶反射测定:球-海绵体反射(BRC);神经传导测定:阴部神经运动传导测定;阴茎背神经感觉传导测定;自主神经反应测定:副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诱发电位记录: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