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那些年曾感动中国的十二位河南
年2月27日,“陇海大院”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随着敬一丹的款款讲述,主人公高新海和多年照顾他的好邻居樊石头、常思军、周喜荣、任韬走上领奖台。白岩松在对他们的访谈中表示,自己都想住进这个大院中来。
这不是河南人第一次获得此奖,在此前的12届颁奖中,一共有12名河南人站在感动中国的领奖台,大家还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吗?
年度获奖人物:
张荣锁,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新时代愚公”。他捐出百万家财,在悬崖上修了一条“救命路”。电视剧《好爹好娘》中的主人公即以他为原型。
颁奖辞:
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年度获奖人物:
高耀洁,70多岁高龄的“民间防艾第一人”、河南中医学院退休教授。共花费近百万元自费印刷防艾宣传资料、救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儿,出版有《一万封信--我所见闻的艾滋病、性病患者生存现状》、《中国艾滋病调查》、《我的防艾路》
颁奖辞:
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的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年度获奖人物:
任长霞,原登封市公安局长。连破积年大案,以一身正气镇住邪恶的河南“女神警”。年在侦破“1.30”案件过程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颁奖辞: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年度获奖人物:
魏青刚,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出生在河南信阳固始县的钱老楼村,从小喜欢游泳。15岁时就在村庞水库里救过一名落水儿童,26岁时在信阳又从河里救出一名女孩。后任党的十七大代表。
感动印象:
在家乡他就像泥土一样的朴实,在城里他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他和千千万万离乡离土的农民兄弟一样,奔波、忙碌、拉家带口过着平常的日子,可能他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颁奖辞: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年度获奖人物:
洪战辉,河南省西华县人,现为中南大学教师。曾先后就读于湖南怀化学院,中南大学。他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
感动印象:
哥哥,这个称呼在他心里有着独特的分量,因为是哥哥,他生活中多了很多的操劳,因为是哥哥,他生命中多了很多的体验,哥哥,使他成为今天的他。
颁奖辞: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年度获奖人物:
王百姓:全国知名排爆专家,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调研员,在爆破、防爆和排爆岗位上工作了37年,曾排除各类炸弹多枚、排除爆破装置和哑炮多个。
感动印象:
十年时间,颗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只有一次遭遇炸弹,已经够惊心动魄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
颁奖辞:
王百姓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
年度获奖人物:
谢延信,原名刘延信,河南省滑县半坡店乡车村人,焦煤集团员工。自年以来,谢延信坚持照顾亡妻的三位亲人——瘫痪的父亲、丧失劳动能力的母亲、呆傻的弟弟。
主要事迹:
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刘延信后改姓为谢)。
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再也没有站起来。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
谢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没有垮、孝心没有变、责任没有失、良心没有丢。他隐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担负起让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
颁奖辞: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年度获奖人物:
李剑英,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河南郑州人,空军上校军衔,历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领航主任等职。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
主要事迹:
年11月14日,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此时,飞机高度米,跳伞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居住着口人。当时飞机上还有多公升航空油,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后的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
16秒的时间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受到高出地面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
颁奖辞: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年度获奖人物:
李隆,开封人,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
主要事迹:
在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救出57名群众,其中五人生还,包括被困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个小时的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李隆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现场从未退缩过。钻火场,堵泄漏,他总在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李隆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多次,抢救遇险群众余人,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颁奖辞:
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年度获奖人物:
武文斌: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人,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年入伍,年以全团第一的成绩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前夕牺牲在抗震前线。
主要事迹: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战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13万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舍生忘死的表现,留给人们太多太多的感动……
6月17日晚,武文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上。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
5月13日,当部队接到急赴灾区的命令时,武文斌被告知后留,一向脾气温和的他急了眼,坚决要求上前线。在他参与抗震救灾的32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人拦也拦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战友们说,他的心里装的全是灾区群众。
颁奖辞:
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年度获奖人物:
李灵,周口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
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