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视神经脊髓炎 > 疾病预防

兰州市发布最新提示中国甘肃网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18/116116.html
从8月10日开始,兰州市面向12岁-17岁青少年接种疫苗。接种期间,有不少市民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在兰州市多个疫苗接种点,要求监护人必须提供孩子的出生证明和户口簿,两者没有其一都不能接种。就此,记者采访了兰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蒋永萍,她告诉记者,孩子要在家长(监护人)陪同下前往预约的接种点进行疫苗接种。家长(监护人)能够提供与孩子关系的证明即可,并没有强制要求必须提供出生证明。接种前,家长(监护人)应当如实提供孩子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完成健康询问表和知情同意书的签字确认。有以下禁忌者不宜接种12岁-17岁青少年疫苗接种有哪些禁忌症,也备受广大家长关心。蒋永萍称,12岁-17岁青少年的接种禁忌症同18岁及以上成人。通常的接种禁忌包括:1.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2.患急性疾病者;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4.正在发热者,患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5.说明书所列其他禁忌事项等。如果接种过其他疫苗,建议间隔14天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与接种其他疫苗至少间隔14天以上,但如遇犬咬伤或出现外伤等需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该时间间隔。如果孩子出现发烧、咳嗽、腹泻等身体不适症状,建议暂缓接种,等恢复后再进行预约接种。家长须提供与孩子有关系的证明12岁-17岁青少年接种前需要注意什么?接种时需要携带哪些材料?蒋永萍称,接种前注意不要空腹。如果在接种前服用退烧药、抗病毒药及抗生素等,一定要告知接种点医生。接种时需家长(监护人)陪同接种者,携带接种者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或者出生证明等材料,前往预约接种点进行接种。而有些家长(监护人)的户口和孩子户口并不在一起,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家长(监护人)一定要提供与孩子有关系的证明材料。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联系接种点,由后者给予处置指导。相关阅读:兰州市城关区已为12至17岁未成年人接种第一剂次新冠病毒疫苗剂次本周末,兰州市城关区在省三院、兰大二院等未成年人疫苗接种点开设接种专场,就近就便为未成年人接种疫苗,又不耽误陪同家长日常工作时间。截至发稿前,城关区累计为12—17岁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次剂次。“同学,这个监护人是你爸爸吗?”“家长,孩子早饭吃过了吗?最近身体有没有不舒服?”接种现场,登记人员仔细核实每一位受种人员的身体情况。与成人接种不同的是12-17岁未成年人接种疫苗时,法定监护人须全程陪同且充分阅读并现场签订知情同意书。因为未成年人无法自助建档,档案中的必需信息都需要登记人员逐一核对并完善,时间相对较长。为减少人群聚集和学生及家长等候时间,各接种点及时增加信息录入和街道志愿服务人员,加快信息录入效率,做好现场秩序维持,有力有效推进12-17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35中教育集团第48中学的张同学今天由爸爸陪同来省三院接种疫苗。张爸爸说“我和她妈妈是今年5月底接种的新冠疫苗。今天带她过来,不到一个小时就打上了,感觉挺快的。现在疫情还很严峻,接种疫苗对她来说是最好的保护,我们也就安心了。”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城关区卫健局与教育局积极对接,在全区设置未成年人接种点25个,覆盖每个街道辖区;持续开展疫苗接种宣传,传递疫苗科学信息,引导未成年人应接尽接;明确各接种点服务的中小学校和接种时间段,实现精准预约、有序接种。鼎立信,最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kfbq.com/jbyf/12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