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活着湄潭县一退伍兵生前叮嘱医生
“我的器官还是好的吧?”一个月前开始,李泽贵就陷入昏迷状态,偶尔清醒过来,他总会这样追问医生。李泽贵是一名退伍军人,去年,他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他的想法很单纯:“我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留下它们,或许还可以救人。”他昏迷中偶尔醒来时不忘叮嘱医生:“命不救都行,器官一定要保住。”
10月18日中午,记者在贵医附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门口见到李泽贵的爱人胡月萍、哥哥李泽江和弟弟李波。
▲李泽贵的大哥李泽江(左)和妻子胡月萍
做出艰难的选择,同意捐献器官
讲起自己的丈夫,胡月萍双眼噙泪:“昨天晚上(17日)8点半,他的呼吸一下子没了,大脑已经死亡,靠呼吸机维持着生命。”李泽贵是湄潭县西河乡西河村村民,年到西藏当武警,年退伍。退伍后,李泽贵在贵阳、广东等地打工谋生,当过搬运工,做过二手车生意,给老板开过车……他曾同时打几份工,只为兑现当初对妻子许下的诺言———过上好日子。他们的小家庭虽然清贫,却还算有滋有味。年,李泽贵查出急性脊髓炎,因为舍不得花钱治疗,病情一拖再拖,结果腰部以下瘫痪,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胡月萍一人肩上。
▲李泽贵的退伍证和残疾人证
胡月萍在贵阳市玉厂路靠卖小零嘴糊口。战友看李氏夫妇生活困苦,主动上门送钱、送米、送油,生性倔强的李泽贵不愿靠人生活,他在网上自学做冰粉,白天在河滨公园门口摆摊,晚上在筑城广场“卖唱”,每天收入几十块钱,却也心满意足。去年“八一”建军节那天,李泽贵第一次向胡月萍提出要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你不要乱想。”胡月萍当时情绪很“激动”:“你还这么年轻,孩子又小,你忍心把我们丢下?”“万一发生什么不测呢?我这是和你商量。”李泽贵平静说道:“我感觉到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就怕突然不行了,很多事情没交代清楚。我曾是一名军人,而今躺卧病榻,已无力回报社会,只有将器官捐给有用的人,希望别人不要像我一般痛苦。”胡月萍流泪答应了。
在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赠志愿者程德忠、刘康麒帮助下,李泽贵于去年8月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
今年8月份,李泽贵持续高烧,吃药、输液都不起作用。一个月后,开始有抽搐症状。9月11日,他被紧急送到贵医附院。经医生诊断为脑部感染引发颅内高压。他的病情很重,总是反反复复的昏迷。他清醒时,总会追问医生器官是不是好的。他还对医生说过:命不救都行,要保证器官是好的。
10月16日晚,李泽贵病情恶化,进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诊断为脑死亡状态,靠一根细细管子维持呼吸。这一天,距离李泽贵36岁的生日,只剩20多天。
对于李家人来说,这两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没了。”大哥李泽江抱头痛哭:“把管子拔掉,也就5分钟。他其实已经‘走’了,只是我们不愿意接受罢了。”虽然和老家风俗相悖,经再三协商,李泽贵家属决定尊重他的意愿,逝后捐献器官,让他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下去。谁看好了白癜风郑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