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医治后,患者血液里究竟产生了什
利妥昔单抗医治后,患者血液里究竟产生了什
华山医院神经内科CNS脱髓鞘疾病系列研究1周磊编译
转自《壹生》-医院神经内科
经作者同意后转载。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病,以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长节段脊髓炎为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常致使失明和截瘫等严重的、快速进展的神经功能残疾,在亚洲地区的得病率明显高于欧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抗体(AQP4-Ab)是NMO的标志性诊断抗体,并具有致病性,其能与密集于星形胶质细胞足突中的AQP4特异性结合,在补体参与下,致使严重的星形细胞伤害,胞质内AQP4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大量丢失,构成NMO的根本性病理改变。同时,AQP4抗体的发现也强有力地证实了NMO是一种以体液免疫介导为主的疾病,B细胞在NMO病发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针对B细胞的特异性医治——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目前已成为NMO的一线医治选择,它可以吹糠见米地删除患者外周血所有表达CD20的B细胞,从而减少产生致病性抗体的浆细胞前体,阻断T-B细胞相互作用。但是,RTX的作用原理仅限于此吗?RTX医治后,外周血B细胞产生了什么样的动态变化?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人外周血B细胞依CD27阳性与否分为CD27+的记忆性B细胞(memoryBcell,Bmem)及CD27-的处女B细胞(na?veBcell,Bn)。研究认为,Bmem能分泌致炎性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病的发作密切相干,而Bn则分泌IL-10等调理性细胞因子为主,对自身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另外,大部分CD19+CD24hiCD38hi调理性B细胞(regulatoryBcell,Breg),也包括于CD27-的Bn中。
为了深入探索RTX的医治原理,我们对9例RTX医治后的NMO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动态随访。
结果发现:
X医治后第二天,所有9名患者外周血所有B细胞亚群全部被清除。外周血CD19+总B细胞百分率从基线水平的11.6%(range6.7–19.9%)降至0.0%(range0.0–0.0%)(P0.)。Bmem和Breg的百分率分别从医治前的1.8%(range0.6–3.5%)和0.3%(range0.2–1.7%)降至医治后第二天的0.0%(range0.0–0.0%)(P0.)和0.0%(range0.0–0.0%)(P0.)。
2.最快在医治后20周,B细胞重新在外周血出现。
但是,重新出现的B细胞绝大部分是CD27?的Bn,并高表达CD24和CD38。截止最后一次随访,CD19+CD24hiCD38hiBreg的百分率从医治前的0.3%(range0.2–1.7%)上升至医治后的1.2%(range0.8–4.3%)(P=0.),而CD19+CD27+Bmem的百分率却从医治前的1.8%(range0.6–3.5%)降至医治后的0.3%(range0.1–1.2%)(P=0.)。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
利妥昔单抗医治后,B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B细胞,不论是致病性的还是调理性的,均被清除;第二阶段:B细胞开始重新出现在外周血,但是其组成产生了显著变化,重新出现的B细胞以Bn为主,其中很大部份为CD24hiCD38hiBreg,即RTX把医治前“BmemBreg”这1不利于控制免疫炎症的状态,改变为对控制炎症极其有益的”BregBmem”状态。
参考文献:
QuanC,ZhangBaoJ,LuJ,ZhaoC,CaiT,WangB,YuH,QiaoJ,y15;:.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北京中科医院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