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医院案例二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缠绵诊断经历
■病案观察记录
患者魏某,女,53岁,85kg,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7年,左眼视物模糊5年,全身麻木6个月门诊于年06月02日以视神经脊髓炎收入我科。患者七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5年前出现左眼视物不清,期间反复出现肢体无力,多次按“多发性硬化”治疗,效果可。入院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光反应灵敏,左眼视力下降,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巴氏征阳性,双下肢疼痛、麻木感。脊髓MRI示:延髓C6/7椎间盘水平脊髓内异常信号,结合临床考虑多发性硬化。入院后给予患者营养神经、脱水剂、糖皮质激素、保护胃粘膜、补钙类药物治疗。
6月7日6:30给予左侧臀部肌肉注射维生素B1、甲钴胺营养神经,20分钟后患者自述自左侧臀部至左侧脚踝部疼痛,下床难以站立,通知住院医师林医生,查看病人:左下肢肌力5-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左下肢有明显硬感。考虑疼痛为药物渗透入坐骨神经所致,紧张致左下肢硬感不能排除。请示主任,查看病人右侧臀部压痛,无红肿,皮温正常。嘱注意观察有无皮下脓肿,给予停用维生素B1、甲钴胺药物,继续密切观察。
■明确诊断经过
◆发现疑点
该患者诊断针刺或药物损伤坐骨神经有两个疑点。1、注射完毕未立即疼痛,患者描述肌注时基本无痛感,肌注20分钟后出现疼痛。2、该患者体重较重,85kg,注射选择部位完全正确,药物渗透损伤坐骨神经可能性较小。遂立即查阅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本患者情况,可排除直接损伤坐骨神经可能。另外,相关药物渗透所致坐骨神经案例确有报道,但类似报道中均未提及肢体有硬感。该患者左下肢有明显硬感,考虑紧张所致过于牵强。是什么导致患者左下肢疼痛?
◆病例分析
护士结合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执行肌注时尚未起床,且近期一直应用脱水剂、激素类药物,且疼痛从臀部至脚踝,患侧肢体有明显硬感
综合考虑患者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立即嘱患者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挤压按摩患肢,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指导。并将这一想法以及相关分析告知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给予急查凝血、下肢血管B超。
◆实验室检查验证及处置
静脉超声结果示:左侧髂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9.5s(10.7-14.0),纤维蛋白原3.15g/L(1.75-4.35),改良D-二聚体1.59mg/L(0-0.55)。遵医嘱给予:①肿消散外敷患肢;②低分子肝素钙u皮下注射q12h,加用生理盐水ml、尿激酶20万u静脉滴注qd,每日监测纤维蛋白原。6月9日左下肢再次明显肿胀。改良D-二聚体4.68mg/L,凝血酶原时间10.6s。与家属沟通后,联系血管外科放置滤器于髂总静脉,有效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给予静滴尿激酶、肝素溶栓、抗凝治疗。
◆患者转归
6月12日患者肢体肿胀较前减轻,但仍有疼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听诊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6月25日,患者肢体肿胀基本消退,痛感消失,可下床活动,下肢静脉B超未见血栓,联系血管外科给予取出滤器。6月28日患者康复出院。
■病案总结分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报道,美国年有25万~50万人患深静脉血栓性疾病;英国患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占人口0.5%;国内也逐年增多。本病多发于下肢,部位以下肢髂股静脉段最多见。病因自19世纪Virchow首先提出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因素:血液高凝、血流缓慢、管壁损伤,经近百年的验证,已被医学界公认。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肥胖、手术、卧床、肢体固定不动、妊娠、产后、创伤、肿瘤、血液病及口服避孕药的患者。突然发现下肢增粗、肿胀,时有剧烈疼痛,不敢行走着力,往往睡醒一觉后,肿胀、疼痛减轻,再下床后又加重。
很多病人不重视此病,肢体红、肿、痛误以为炎症,以为输点消炎药就好,往往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耽误病情,形成肺栓塞,有咳嗽、咯血、发憋、气短、呼吸困难等,重者可危及生命。
■总结
该患者系左髂静脉血栓。其一: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压迫易形成血栓;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下肢肌力减退活动减少;三:应用脱水药物,一定程度上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四:患者睡眠过程中血流缓慢,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晨起发现。该病例典型于肌肉注射维生素B1和甲钴胺之后出现,患者反复强调打针之后出现疼痛,医务人员认为可能是药物刺激坐骨神经引起,初期未见肿胀、皮温色泽未见异常,只可感觉肢体发硬,误以为紧张所致。
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